机器人会看病了!ChatGPT成功诊断4岁男孩怪病,击败17位医生
ChatGPT

机器人会看病了!ChatGPT成功诊断4岁男孩怪病,击败17位医生

美国一位女士最近求助热门机器人聊天工具ChatGPT成功地诊断出了她4岁儿子患的罕见疾病,此前17位医生都未能找出问题所在。 这位女士名叫考特尼(Courtney),为了保护家庭隐私,她没有透露自己的姓氏。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考特尼四岁的儿子亚历克斯开始出现令人不安的症状。他非常痛苦,咀嚼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停止长高了。 2021年,亚历克斯的左右腿似乎出现了不平衡,“他会用右脚走在前面,拖着左脚走,”考特尼说。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考特尼带着儿子看了17位医生,但似乎没有人能准确地指出发生了什么。在ChatGPT爆火之后,考特尼开始考虑使用这个人工智能工具来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ChatGPT判断亚历克斯有脊髓异常,结果证明是正确的。 考特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行一行地查看了他(核磁共振成像)记录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输入ChatGPT。ChatGPT最后判断是“脊髓栓系综合征”,这是一种脊髓附着在脊柱周围组织上的神经系统综合征。 考特尼加入了Facebook上一个有这种综合征的儿童家庭的小组,看到了与亚历克斯类似的故事。 Courtney在与一位新的神经外科医生会面时提出了ChatGPT的建议,这位外科医生证实了这个人工智能程序的判断是正确的,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确定了亚历克斯脊椎的固定位置。 亚历克斯最近接受了脊柱修复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中。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ChatGPT可以诊断一些医疗问题,但它也可能生成假答案 尽管ChatGPT帮助考特尼确定了亚历克斯的诊断,但医生仍然警告说,ChatGPT可能会出错。 美国主要医生组织美国医学协会主席杰西·埃伦菲尔德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目前存在已知的问题,并不是没有错误,” 一个问题是,ChatGPT会编造答案——这个过程被称为“幻觉”。这个机器人聊天工具也容易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比如不准确地“解决”数独游戏,或者错误地计算出刚刚正确计算的BMI。 尽管如此,一些医生还是对该程序诊断疾病的能力印象深刻。 哈佛大学的医生和计算机科学家艾萨克·科汉博士在他的著作《医学中的人工智能革命》中测试了ChatGPT的最新版本GPT-4。 他写道,新版本的ChatGPT可能比他观察到的许多医生都要好。它还能答对90%以上的美国医学考试执照问题。
中国130个大模型,难超越10亿营收的ChatGPT|钛媒体深度
ChatGPT

中国130个大模型,难超越10亿营收的ChatGPT|钛媒体深度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中国 AI 大模型全面“开闸”。 钛媒体App获悉,8月31日,百度(文心一言)、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AI(智谱清言)、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百川智能(百川大模型)、商汤(商量SenseChat大模型)、MiniMax(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共8个企业/机构官方发布公告,宣布面向全社会上线大模型产品。 这是中国首批面向公众提供类似ChatGPT服务的 AI 大模型产品,大模型行业迎来关键时刻。 同时,阿里“通义千问”、360智脑以及科大讯飞“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等尚未宣布全面开放,但已表示完成了备案工作,预计在未来一周左右陆续开放。 除ABAB、书生通用、紫东太初三个大模型之外,首批上线国内大模型中有5款为消费级(C端)产品,免费对外开放,有望对标成为“中国版ChatGPT”。 不过,拥有先发优势的ChatGPT,如今却开始加速商业化。据The Information 8月30日报道,创造ChatGPT大模型的OpenAI,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及其计算能力,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即便是“卖铲子”的英伟达,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43%。对应的中国大模型,集体亏损、难以获得规模性收入。 钛媒体App从赛迪方面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共发布了64个大模型。截至2023年7月,中国累计已经有130个大模型问世。 很显然,中国的130个大模型,基本难以超越已加速商业化的ChatGPT,后者营收预计达10亿美金。 8个大模型全面开放,阿里大模型1周内等待通知 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 AI 大模型技术火遍全球,而在这样一个大的机遇下,百度、阿里、字节等多家国内公司陆续公布大模型产品。 今年7月13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根据新规指导要求,AI大模型在内的生成式AI产品将面临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两道监管手续,也称“双新评估”,只有在这两个手续都通过后,生成式AI产品才能合法上架。 随后,百度、商汤、阿里、腾讯等公司均开始进行备案过程,希望在第一批获准名单中。最终在8月31日,有8个企业/机构的 AI 大模型正式面向全社会上线。 截至钛媒体App发稿前,据七麦数据显示,8月31日,文心一言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下载量预估为31.3万次左右,智谱清言App则为3832次。 具体来说,据百度介绍,百度的大模型应用“文心一言”(Ernie Bot)向全社会全面开放。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文心一言APP”或登陆“文心一言官网”(https://yiyan.baidu.com)体验。百度MEG群组负责人称,百度旗下各类用户侧产品正在利用大模型进行重构,百度搜索、百家号、百度文库、百度输入法等产品正在研发并陆续推出相关AI功能,未来还将推出NEWAPP等产品。 百度拥有搜索入口,通过在搜索结果顶部添加了一个“对话”按钮。单击它会弹出一个聊天窗口,允许任何人访问文心一眼,类似于微软将ChatGPT集成到其Bing搜索中的方式。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当文心一言向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大规模开放服务后,能够获得大量真实世界中的人工反馈,这将进一步改进基础模型,并以更快速度迭代文心一言,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文心一言App 8月31日开放下载首日,日活跃用户超100万,过去24小时内,平台共计回复网友超3342万个问题。 据商汤介绍,即日起旗下AI聊天机器人“商量SenseChat 3.0”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用户可通过SenseChat官网注册使用: https://chat.sensetime.com,可体验文本编辑、数理计算、编程等功能。据悉,商汤商量SenseChat 1.0于今年4月首次推出,是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产品,拥有语义理解、多轮对话、知识掌握、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 8月28日商汤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借助大装置的算力、“日日新”大模型体系的大语言模型及文生图模型研发,上半年,商汤生成式AI相关收入实现670.4%的增长,收入贡献占比超过2成。商汤预估,到2024年生成式AI业务相关收入占比预计会超30%,2025年预计将占总收入40%以上。 据百川智能介绍,旗下大模型产品“百川大模型”率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今日起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用户可以登录官网www.baichuan-ai.com进行体验。据悉,百川智能成立于今年4月10日,由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创立,成立四个月以来,百川智能相继发布了三款通用大语言模型:6月15日,百川智能发布国内首款开源可免费商用 70 亿参数量大语言模型Baichuan-7B,7月11日,发布参数量130亿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13B-Base、对话模型Baichuan-13B-Chat,8月8日发布参数量530亿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53B。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早前向钛媒体App透露,百川智能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千亿参数模型,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后推出 “超级应用”。 据MiniMax介绍,今日起MiniMax“abab”大模型全面开放服务。用户可以登陆“MiniMax开放平台”率先体验。据称,MiniMax“abab”大模型能力适用于逻辑推理、文本续写、文案生成、内容摘要、代码生成、知识检索等大多数文本处理相关的场景,并且还提供声音大模型能力。目前,MiniMax开放平台已接入超百家付费客户,提供办公协作、互动娱乐、客服、搜索、教育等十余个行业场景。 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创立,是国内 AI 领域头部公司。据报道,今年6月,MiniMax接近完成规模超2.5亿美元的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米哈游等,目前公司估值超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
OpenAI推ChatGPT企业版:速度快两倍,无使用限制,数据加密
ChatGPT

OpenAI推ChatGPT企业版:速度快两倍,无使用限制,数据加密

明星产品ChatGPT正式进军企业端。 当地时间8月28日,人工智能巨头OpenAI在官网上宣布,当日起正式推出ChatGPT企业版。在宣传标语中,OpenAI写道,“获得企业级安全和隐私,以及迄今为止最强大的ChatGPT版本。” ChatGPT企业版正式上线,由AI(人工智能)模型GPT-4提供支持,价格不对外公开。这意味着,OpenAI或将与其最大的投资者微软(Nasdaq:MSFT)展开直接竞争。 OpenAI在博客文章中表示,ChatGPT企业版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GPT-4无限制的高速访问、更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输入更复杂问题的能力。 企业版取消所有使用限制 公司数据的隐私与安全一直是企业使用ChatGPT时关注的焦点。 OpenAI强调,ChatGPT企业版不会将使用者的资料和对话用作训练数据,且ChatGPT企业版符合SOC 2标准(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的资源合规标准),所有对话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进行了加密。 在性能方面,ChatGPT企业版取消了所有使用限制,运行速度最高可提升至ChatGPT付费版的两倍;可理解的文本长度为32千字节,能够处理长度为之前四倍的文本或文件输入。 另外,ChatGPT企业版还提供了无限制的高级数据分析访问,即于今年7月刚在付费版上推出的、被称为代码解释器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够帮助包括金融研究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数据科学家在内的技术和非技术团队在几秒钟内完成对代码文本的分析。 据OpenAI介绍,ChatGPT企业版的早期测试用户横跨各大产业,其中包括了区块链公司Block、图形设计平台Canva、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美妆公司雅诗兰黛集团、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和自动化工具公司Zapier。 对于企业版的后续发展,OpenAI表示,ChatGPT企业版还将推出定制化公司数据库和更先进的分析工具等功能,他们在日后也为更小型的团队提供企业版选择。在接下来的几周,OpenAI会为尽可能多的公司引入企业版。 OpenAI首席运营官布拉德·莱特卡普(Brad Lightcap)对科技网站The Verge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ChatGPT企业版是他们首个面向企业的产品,与ChatGPT和今年2月推出的付费版ChatGPT Plus是分开的,企业版的价格不会对外公开,将取决于客户公司的使用案例和规模。 与最大投资者微软撞车? OpenAI急着推出企业版,或许是为了回应近期外界对于其盈利能力的质疑。 据网站数据分析工具SimilarWeb调查显示,ChatGPT访问量增长率在过去几个月内一直在下滑,7月份的用户数量为15亿,环比下降了12%。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六周前,OpenAI最大的投资者兼合作伙伴微软刚刚推出了自己的企业版AI订阅服务Bing Chat Enterprise。 在此之前,微软已为OpenAI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持有这家初创公司49%的股份,以获得对其生成式AI技术的早期访问权。 Bing Chat Enterprise同样使用了OpenAI的技术。据微软介绍,其在功能方面可以进行与ChatGPT类似的文本摘要和答案生成,并会保护企业用户的数据隐私。Bing Chat Enterprise计划将于今年9月份推出,将被免费包括在部分Microsoft 365订阅计划中。 在之前的宣传中,微软也格外强调Bing Chat Enterprise对于公司数据隐私和安全的保护,称其是一款“保护商业数据的办公式AI驱动聊天工具”。 对于两家公司接下来可能的竞争关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莱特卡普认为ChatGPT企业版不一定与微软的产品直接竞争,希望公司可以将其与包括微软产品在内的其他工具一起使用。 莱特卡普拒绝透露OpenAI在开发企业版的过程中是否与微软讨论过这个新工具。他表示:“我们是两家独立的公司,有各自的行动方式。” 截至发稿,微软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28日,微软股价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收于323.70美元,涨0.22%。
昆仑万维:和奇点智源合作自研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将发布丨游戏头条
天工

昆仑万维:和奇点智源合作自研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将发布丨游戏头条

今日的要点新闻有: 昆仑万维:和奇点智源合作自研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将发布 中法联合声明提及加强出版(含游戏)合作多家游戏公司参与发起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自律倡议 张艺谋宣布将拍网剧《英雄联盟》:预计9月开拍 昆仑万维:和奇点智源合作自研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将发布4月10日,昆仑万维宣布,与奇点智源合作自研、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发布在即,将于4月17日启动邀请测试。 官方表示,天工大模型已经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平,ChatGPT是基于GPT3.5大模型,所以昆仑万维把这个版本命名为“天工”3.5。 从昆仑万维官网了解到,天工作为一款大型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交互能力,能够实现智能问答、聊天互动、文本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并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涵盖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等领域。 中法联合声明提及加强出版(含游戏)合作4月7日,人民日报公布中法联合声明,其中提到 ” 双方重申愿通过联合制作、版权合作、艺术家交流等方式,加强在文化和创意产业领域,特别是文学、电影、电视纪录片、出版(含游戏)、音乐、建筑和数字化等领域的合作,提升针对最广泛受众的传播潜力。” 多家游戏公司参与发起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自律倡议 4 月 10 日,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电竞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北京人民调解协会共同向全国游戏行业企业和行业生态发展相关机构发起倡议,参与发起倡议的游戏企业包括腾讯、完美世界、英雄游戏、掌趣科技、乐元素、360游戏、龙图游戏、华清飞扬、刀锋互娱等等。 倡议内容主要有五点:一、提升合规发展意识;二、切实履行行业自律;三、拒绝违法违规行为;四、积极提供关爱服务;五、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的引导作用。 张艺谋宣布将拍网剧《英雄联盟》:预计9月开拍 4月9日,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举行,不少演员导演亮相活动。导演张艺谋也出现在见面会上,并透露了自己今年的工作计划。他表示预计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网剧《英雄联盟》的拍摄。“张艺谋第一次拍网剧”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导演张艺谋称,第一次拍网剧,想拍个很不一样、反差大的(作品),希望《英雄联盟》这部剧能够很帅、很酷、很飒。此前剧情介绍曝光:功成名就的电竞大神马达与高中粉丝白阳灵魂互换,两人都获得了自己梦想中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也有对方生活中的困境。 转载开白请联系:jhm999998行业交流/爆料/商务合作/投稿:添加微信zhizuen95
昆仑万维正式发布大语言模型“天工”,最高支持1万字以上文本对话
天工

昆仑万维正式发布大语言模型“天工”,最高支持1万字以上文本对话

昆仑万维(300418)4月17日正式发布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同时宣布即日起启动邀请测试。从天工目前发布版本来看,最高已能支持1万字以上文本对话,实现20轮次以上用户交互。 “天工”由昆仑万维与国内领先的AI团队奇点智源联合研发,是国内首个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也是昆仑万维继AI绘画产品“天工巧绘”后的又一款生成式AI产品。“天工”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进行问答式交互,AI生成能力可满足文案创作、知识问答、代码编程、逻辑推演、数理推算等多元化需求。即日起,获得邀请的用户可在“天工”官网登录体验。 昆仑万维表示,从“天工”目前发布版本来看,最高已能支持1万字以上文本对话,实现20轮次以上用户交互,在多类问答场景中都能实现较高的输出水平。其产品完成度与体验成熟度已不仅仅停留在“尝鲜级”,而是款实际意义上的“应用级”产品。此外,官方更针对应用范围最广的文案写作与知识问答场景,持续进行模型迭代与性能提升,使得“天工”从一诞生,就致力于成为真正“有用”的AI智能助手。 “天工”大模型已经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平。ChatGPT是基于GPT3.5大模型,因此昆仑万维把此版本命名为“天工”3.5。“天工”作为一款大型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交互能力,能够实现智能问答、聊天互动、文本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 据悉,昆仑万维从2020年开始布局AI音乐领域,在2022年1月启动SkyMusic音乐实验室,2022年4月达到人工智能领域最优效果。同年,昆仑万维从音乐AI往多模态AI拓展,并和奇点智源就百亿级大语言模型、图像AIGC、编程AIGC等技术领域达成全面技术战略合作,在2022年底宣布全系列模型开源。 值得一提的是,借力ChatGPT概念今年以来的火爆行情,昆仑万维年内最高涨幅达248%。 近期该股高位震荡,走势仍较为活跃。截至4月17日,该股收报47.41元/股,跌2.75%。 与此同时,昆仑万维4月11日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天工”3.5可能面临的风险。 4月13日,昆仑万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天工”3.5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用实践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等。昆仑万维表示,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对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不会产生较大贡献。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谭录岗
昆仑万维:发布大语言模型“天工”3.5,开发中的“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
天工

昆仑万维:发布大语言模型“天工”3.5,开发中的“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

昆仑万维4月10日公告,公司已与北京奇点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就ChatGPT、图像视频生成等AIGC技术领域达成全面技术战略合作,启动ChatGPT的联合开发,并于2023年2月9日宣布将在今年内发布中国版类ChatGPT代码开源,防止大公司技术垄断。经过公司与奇点智源团队的共同努力,现公司宣布即将推出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并定于4月17日启动邀请测试。公司开发中的“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后续仍面临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应用实践不及预期、商业化落地不确定及行业政策变化等风险。
投资者催促“天工”上线 昆仑万维暂未披露最新进展|直击业绩会
天工

投资者催促“天工”上线 昆仑万维暂未披露最新进展|直击业绩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崔铭)“请问天工什么时候公测”“什么时候天工可以对投资者开放”……在今日下午举行的昆仑万维(300418.SZ)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的大语言模型“天工”最大焦点。 面对有关“天工”公测时间、迭代情况、盈利预期等20余条提问,昆仑万维高管并未给出明确回应,称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开的信息。 昆仑万维于4月17日发布与奇点智源联合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天工3.5”,并开启邀请测试。据介绍,“天工3.5”已经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3.5版本)的智能水平,最高能够支持1万字以上文本对话,实现20轮次以上用户交互。 此前,昆仑万维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还提到,中国版类 ChatGPT的知识产权归奇点智源所有,后续公司享有中国版类ChatGPT商业化产生的净利润的50%。“天工3.5”一经发布,公司股价持续走高,截至发稿累计涨幅超36%。 值得注意的是,昆仑万维今年年初对旗下业务进行战略重组,并称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公司将对业务披露进行调整,即划分为三块业务:AGI与AIGC业务板块、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业务板块、科技股权投资业务板块。 其中,AGI与AIGC业务板块主要承载“天工3.5”等AIGC技术应用的预期兑现。在业绩说明会上,昆仑万维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吕杰表示,AGI与AIGC业务板块,公司将全力推进“昆仑天工”系列模型的研发与迭代升级,不断加强在相关方向的技术积累,以建立昆仑万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据财报数据,2023年一季度,昆仑万维实现营收12.17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3.33%。公司并未披露AGI与AIGC业务板块具体收入和盈利情况。 考虑到“天工3.5”还未面向公众开放就已经积攒了不少人气,部分投资者也对大模型存在的瓶颈和问题颇为关心。吕杰对此表示,公司大模型的发展受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应用实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等因素的限制。 而对于大模型后续应用方向,昆仑万维CEO方汉近日透露,已测试过比较成熟的“天工”大模型应用场景,主要是在营销传媒、内容创作、教育与咨询、游戏文娱、人力资源、数据服务,以及行业研究等方面。“对于全世界所有的大模型来说,都是从容错率高的行业切入,逐渐向容错率低的行业渗透。这亦是‘天工’大模型应用场景的演进过程,我们也会遵循这个规律进行后续的工作。” (编辑刘琰)
原创
            昆仑万维11亿元巧取“天工”
天工

原创 昆仑万维11亿元巧取“天工”

原标题:昆仑万维11亿元巧取“天工” 斑马消费 任建新 管它知识产权归属还是商业化利润分配,花钱把对方的公司买下来,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个做法,的确“很周亚辉”。 6月15日,昆仑万维宣布,控股子公司Star Group拟发行股份,收购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交易对价约11亿元。 Singularity AI背后,即是开发出中国版类 ChatGPT“天工”3.5的奇点智源。他的实控人王立伟,曾是周亚辉的创业伙伴、昆仑万维原董事长、总经理。 两人共同作用,推动昆仑万维成为“ChatGPT概念股”。今年3月,公司股价暴涨,1月之内翻倍。 11亿元大收购 喊出“All in AI”的口号之后,昆仑万维(300418.SZ)开始有了大动作。 6月15日,公司披露公告,控股子公司Star Group拟发行股份,收购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 根据评估报告,Star Group的整体估值约为4.8亿美元,Singularity AI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约为2.49亿美元。经双方协商,本次交易中Singularity AI的整体作价为1.6亿美元(约11亿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Singularity AI的股东或其指定方,将获得Star Group25%股权。待交易完成,昆仑万维子公司昆仑集团,计划向Star Group增资4亿美元,全力将其打造成全球领先的AGI 平台。 6月14日,昆仑万维董事会已全票通过了该项投资案,还需将该议案提交6月30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票决。 目前,Star Group由昆仑万维子公司昆仑集团和香港昆仑万维分别持股60.65%和19.35%,控股子公司Happy Entertainment持股20%。 以上交易并增资完成后,昆仑集团持股增至66.45%,香港昆仑万维和Happy Entertainment持股降至8.93%和9.23%。Singularity AI的股东或指定方,进入Star Group成为持股15.38%的股东。 单从公司名字上,就可以清楚看到Singularity AI是一家主要从事AI业务的企业。它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当前,聚焦于自然语言大型预训练模型及开发者API的研发工作,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通用开发者API、聊天机器人和知识抽取。 据介绍,该公司的核心成员,都具有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专业知识以及深厚的相关工程经验积累。 早在2020年10月,Singularity AI就已启动了中文类GPT-3模型研发,并在2021年3月完成140亿参数中文类GPT-3模型训练,同年6月,对外发布140亿参数中文类GPT-3 API。 其与昆仑万维联合推出的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已于2023年4月17日开启邀请测试。 不过,“天工”3.5后续的研发进展、应用实践以及商业化落地,仍存在较大的变数。 Singularity AI旗下的主要运营实体,是通过协议控制的奇点智源。截至今年3月末,该公司的总资产为455.97万元,净资产-3461.25万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6万元、净利润-2369.22万元。上一年,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20.53万元和-1091.96万元。...
昆仑万维回复关注函:“天工”3.5仍在测试,人工智能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天工

昆仑万维回复关注函:“天工”3.5仍在测试,人工智能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对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不会产生较大贡献。”昆仑万维(300418.SZ)于4月13日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表示。 然而,公司此前曾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宣称:“AI生成音乐的模型已于2022年年中推出,目前已合作音乐、教育、汽车、游戏等领域的部分企业且产生一定收入。” 在回复公告中,昆仑万维表示旗下类ChatGPT产品“天工”3.5可能面临的风险还包括: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应用实践商业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等。 回复监管和回复投资者时表述不同 2023年以来,昆仑万维多次炒作人工智能热点。 3月16日,公司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公司从2021年开始布局AIGC领域,致力于在AIGC模型算法上的技术创新,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 但这与公司此前在互动易中针对投资者提问的回答相矛盾。3月26日,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显示,昆仑万维在互动易中回复AIGC、ChatGPT等有关提问时,称AI生成音乐的模型于2022年年中推出,目前已合作音乐、教育、汽车、游戏等领域的部分企业且产生一定收入。此外,昆仑万维还称合作奇点智源,将在今年内发布中国版类ChatGPT产品。 回复监管关注函时的表述,和在互动易中的回复明显相悖。深交所在监管函中表示,在ChatGPT及相关概念受投资者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公司通过互动易回复投资者咨询时未能客观、完整地介绍和反映公司相关业务的实际情况、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充分提示相关风险。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4月10日,昆仑万维公告公司已与奇点智源就ChatGPT、图像视频生成等AIGC技术领域达成全面技术战略合作,启动ChatGPT的联合开发,公司宣布即将推出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 4月11日,昆仑万维再度收到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行业政策风险、项目研发进度、产品落地可行性、预计上线时间、市场需求情况、对公司财务影响等情况,说明“天工”3.5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化、运行、技术、行业等方面,并向投资者予以充分揭示。 昆仑万维在回复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对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不会产生较大贡献。AIGC技术需要持续大规模资金的投入,投资回报慢,如果公司继续加大投入,预计还会对公司2023年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公告显示,公司与奇点智源联合开发中的“天工”3.5目前仍在测试阶段。中国版类ChatGPT的知识产权归奇点智源所有,后续公司享有中国版类ChatGPT商业化产生的净利润的50%。公司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后续能否顺利实现商业化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月20日以来共5次登录龙虎榜 尽管已被监管提醒“不得利用市场热点题材进行‘蹭热点’”,但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昆仑万维仍在利用一切机会对外推销自家的“AI”概念。 4月12日,在昆仑万维官微所发布的“昆仑万维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将新建智算中心支撑大模型创新”文章中,多次提及了人工智能概念。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这篇短短千余字的文章,共有15处提及了“AI”或“AIGC”。 昆仑万维CEO方汉表示:“AIGC以及大模型时代已经来临。昆仑万维目前在AIGC和大模型领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未来,昆仑万维将围绕AGI及AIGC的核心战略,把握科技范式转移机会,我们期望与阿里云展开深入合作,激活国内AIGC技术生态,为中小企业和开发者的创新提供便利。” 文章中提到:”据了解,昆仑万维从2020年开始布局AIGC领域,先后投入数亿元组建研发团队和算力集群。2022月12月,“昆仑天工”AIGC全系列算法与模型正式亮相,并宣布模型开源,模型覆盖图像、音乐、文本、编程等多模态内容生成能力。“ 截至4月13日收盘,今年以来昆仑万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47.68%。4月13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上攻至55元,创2015年12月2日以来新高。 通联数据显示,3月20日以来昆仑万维共计5次出现在盘后龙虎榜名单中,而买方卖方中不乏知名游资、机构等席位。
昆仑万维1.6亿美元收购奇点智源,此前联合推出大语言模型天工3.5
天工

昆仑万维1.6亿美元收购奇点智源,此前联合推出大语言模型天工3.5

  昆仑万维(300418.SZ)6月14日盘后发布公告,拟以1.6亿美元对价收购AIGC企业Singularity AI(奇点智源)100%股权。6月15日,昆仑万维大幅高开6.96%,报59.5元/股。   公告称,Singularity AI致力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目前聚焦于自然语言大型预训练模型及开发者API的研发工作,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通用开发者API、聊天机器人和知识抽取。本次交易Singularity AI全部股价作价1.6亿美元,Singularity AI股东或其指定关联方将获得昆仑万维子公司Star Group 2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还将出资4亿美元对Star Group进行增资,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AGI平台。   公告提及,Singularity AI早在2020年10月便已启动中文类GPT-3模型研发,并在2021年3月完成140亿参数中文类GPT-3模型训练,同年6月便对外发布140亿参数中文类GPT-3 API。目前其与公司联合推出的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已于2023年4月17日开启邀请测试。“作为一款大型语言模型,‘天工’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交互能力,并展现出更高级的自主学习和智能涌现能力。‘天工’知识储备涵盖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等各个领域,且记忆能力强,目前可快速、准确高效地应对智能问答、聊天互动、文本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   奇点智源官网显示,公司目前产品与服务包括通用开发者API、聊天机器人和知识抽取,应用案例包括“心灵鸡汤写作”“公文写作”“知识问答”“关键事件提取”等。昆仑万维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深度契合公司坚定“All in”AGI与AIGC的长期战略规划,能够有效帮助公司夯实人工智能业务基座,建立并保持在人工智能赛道的长期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交易完成后,一方面可以帮助完善在AI领域的业务布局,形成AI大模型、AI搜索、AI游戏、AI音乐、AI动漫、AI社交的全方位业务矩阵;另一方面,亦可以帮助公司加强业务协同,加快“天工”3.5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并为StarArk在AI音乐和AI游戏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落地提供更多助力。同时,帮助公司更好地集中资源,全力推动公司AGI与AIGC业务板块的快速崛起,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昆仑万维近六个月涨幅近300%,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17亿元,同比增长2.04%;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43.33%。东吴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张良卫团队相关研报称:“根据发布会内容及我们的测试,‘天工3.5’整体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公司前瞻布局领先优势明显。”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