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野:微软Bing Chat将引入DALL-E3;国内首例AI外挂案告破;Midjourney V6版本预计今年发布
Midjourney

AI视野:微软Bing Chat将引入DALL-E3;国内首例AI外挂案告破;Midjourney V6版本预计今年发布

📰🤖📢AI新鲜事 微软必应聊天Bing Chat将引入Open AI图像生成工具 DALL-E3 微软宣布将在Bing Chat中引入OpenAI的图像生成工具DALL-E3,通过集成ChatGPT技术,DALL-E3在处理图像内的文本方面表现更出色,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该工具。 AiBase提要: 🚀 微软将在Bing Chat中推出OpenAI的DALL-E3图像生成工具。 🤖 DALL-E3利用ChatGPT技术,在图像内生成文字、标签和符号,明显优于之前的版本。 💰 DALL-E3将对ChatGPT Plus和Enterprise付费用户开放,同时Bing Chat也提供免费的DALL-E3图像生成功能。 华为发布高性能 AI 知识库存储解决方案OceanStor A800 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高性能 AI 知识库存储解决方案OceanStor A800,针对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瓶颈提供了三大关键能力:超高性能、超快恢复、超强推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AiBase提要: 🚀 OceanStor A800提升小文件处理性能,存储单框IOPS达2400万,训练数据加载效率是业界的4倍。 📡 采用盘控协同技术和NFS 并行客户端,实现500GB/s的超高带宽,大文件读写仅需十几秒,断点续训速度是业界的3倍。 🧠 存储内生高速向量知识库和智能向量检索引擎提升大模型知识深度、精度和时效性,实现了25万 QPS的毫秒级推理响应。 百度百家号:AI自动文字成片新增优化文案功能 百度百家号宣布,面向具有自动文字成片权益的作者,新增优化文案功能,提高视频文案质量。 AiBase提要: ✨ 针对自动文字成片作者,新增优化文案功能。 🚀 已获得权益的作者自动开启,提高视频文案质量。 📝 未获得权益的作者可在发布时体验文字成片功能。 国内首例AI外挂案告破...
ChatGPT抄书被告!《权游》作者等17位作家起诉OpenAI
ChatGPT

ChatGPT抄书被告!《权游》作者等17位作家起诉OpenAI

OpenAI再惹官司!《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等多名作家起诉OpenAI侵犯版权。 当地时间9月19日,包括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和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在内的一批17位美国著名作家,通过全美作家协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OpenAI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批量复制了原告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输入到该公司“大语言模型”中,并对用户类似的文本需求进行响应。 全美作家协会在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交的一份文件中声称,ChatGPT被用来“模仿”作者的书籍“生成”内容,并引用了最近《权力的游戏》系列《冰与火之歌》两卷未发行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就已经有两位作家对OpenAI提起了类似的诉讼,同样声称他们的书籍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用来训练该公司的聊天机器人。 “这些大语言模型作为被告庞大商业的核心,正在大规模地系统性盗窃。”全美作家协会在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交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这些大语言模型危及小说作家的谋生能力,并认为 OpenAI可以选择在公共领域作品上训练其语言模型,或者支付许可费来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全美作家协会并未透露实际损害赔偿金额,根据相关法律,法院最高可支持向每件侵权作品支付15万美元的法定损害赔偿。 OpenAI发言人2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与“包括作家协会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许多创作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并一直在合作、理解和讨论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此前类似的诉讼中,OpenAI在8月份的一份版权申请中表示,此类主张“误解了版权的范围,没有考虑到限制和例外(包括合理使用),这些限制和例外为创新留下了空间,例如现在的大型语言模型。” 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的诉讼并不少见。在不久前的9月8日,知名作家兼编剧迈克尔·夏邦 (Michael Chabon) 等作者也向OpenAI起诉,指控其侵犯版权。 除此之外,Getty Images在2月份起诉Stability AI,指控其文本转图像生成器背后的公司复制了Getty Images的1200万张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一月份,Stability AI、Midjourney和DeviantArt 因其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的版权问题,同样遭受集体诉讼。 此外,微软、GitHub和OpenAI卷入了11月份提起的集体诉讼,指控这些公司窃取许可代码来训练其代码生成器。
ChatGPT访问量连续三个月下滑,AI急需下一个商业模式!华尔街见闻2023-09-09 19:47上海
ChatGPT

ChatGPT访问量连续三个月下滑,AI急需下一个商业模式!华尔街见闻2023-09-09 19:47上海

当人们对ChatGPT的热情不再,AI还剩下什么? 华尔街见闻此前曾介绍,ChatGPT的网站访问量已连续三个月下降——8月PC和移动端的访问量下降了 3.2%,而此前两个月的访问量均下降了10%。 在美国,ChatGPT的流量自 5 月开始就不断下降,至 8 月下降逐渐趋于平缓。 全球的流量数据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有分析指出,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ChatGPT用户属于18-24岁的人群,因此当夏季学校放假,网站的流量也随之减少。 Similarweb的高级洞察经理David F. Carr在8月份的报告中写道: 关于ChatGPT的网络流量在夏季下降的一个理论是,学校放假了,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流量趋势在8月份趋于稳定,因为美国的学生在月底返校的人数更多。 随着学生返校,9月份用户可能会部分恢复。 也有观点指出,ChatGPT的降温还与其能力下降有关。 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发现,最新的ChatGPT模型在几个领域明显下降,尤其是在数学相关的问题上。 研究人员在3月份和6月份分别对ChatGPT进行了测试,在一个例子中,6月份它识别质数的准确率仅为2.4%,而3月份为97.6%。 一边是能力下降,另一边ChatGPT所面临的竞争也在加剧。 Similarweb在报告中表示,ChatGPT发布时在该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到现在,已经有9个规模与ChatGPT不相上下的聊天机器人应用。 AI的下一站? 聊天机器人只是AI的起点,而下一站是什么,是包括OpenAI自己和资本市场都想要弄清的问题。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AI板块进一步上行的动能已经不足。 由于AI对营收增长带动有限,OpenAI的大靠山微软股价自七月中旬以来累跌7.4%,社交平台Snapchat则因为AI投资挤压利润而惨遭抛售。美银援引EPFR数据指出,截至9月6日的一周,科技股流出17亿美元,面临11周以来首次抛售,或许意味着AI炒作正在退潮。 指数风投(Index Ventures)合伙人Mark Goldberg表示,商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曾经被寄予“光速实现”的乐观预期,但现在“出现了一种浅层次的幻灭感”: ChatGPT的初始用户增长激增,导致投资者高估了消费者将使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的速度。 投资者在这些产品尚未拥有客户或收入之前便急于支持正在建设这些产品的初创公司,这引发了对市场可能过热的担忧。 随着行业的趋势越来越清晰,投资者的耐心也越来越少,花旗分析师Scott Chronert对媒体表示,AI炒作现在已经进入了“给我展示成果”的阶段。 OpenAI目前给出的方案是ToB商业化。 根据OpenAI 6月初流出的闭门会议纪要,其CEO Sam Altman就提到,ChatGPT的使命是吸引更多企业接入其API。 AI初创公司已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为B端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他们需要吸引新的客户,来跟上仍在“不断膨胀”估值,而Salesforce等深根企服软件多年的科技巨头们正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OpenAI此前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ChatGPT Enterprise将为企业客户提供高级版本的机器人,具有以前版本的“企业级”安全性和隐私增强功能。 ChatGPT Enterprise将由OpenAI性能最高的型号GPT-4提供支持,就像该公司的个人订阅版本ChatGPT Plus一样,但企业客户将获得特殊的权益,包括更快的速度。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举报/反馈
营收有望突破 10 亿美元!OpenAI 发布 ChatGPT 企业版,开启疯狂变现之路 ?
ChatGPT

营收有望突破 10 亿美元!OpenAI 发布 ChatGPT 企业版,开启疯狂变现之路 ?

作者 | Tina Altman 曾乐观地表示,“在软件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后,就会像按下一个按钮,利润就可哗哗进账,最终收益将远远弥补成本。” 8 月 30 日,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随着大企业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ChatGPT 开发商 OpenAI 有望在未来 12 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及其计算能力创造超过 10 亿美元的营收。 十亿美元的收入数字,远超该公司之前向股东公布的预期。该报道还称,这家微软支持的公司现在每月的营收超过 8000 万美元。 去年,在 OpenAI 开始对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收费之前,一共只创造了 2800 万美元的营收。今年早些时候,当投资者从现有股东手中购买股票时,OpenAI 的账面估值为 270 亿美元。 营收的快速增长表明,更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大公司(包括华尔街公司 Jane Street 等秘密公司)正利用 OpenAI 的聊天机器人技术来寻找赚钱或节省成本的方法。微软、谷歌和无数其他想要从人工智能技术中盈利的企业都在密切关注 OpenAI 的发展。 根据之前的报道,虽然 OpenAI 目前成本高昂,收入相对较低,但更多投资者认为,ChatGPT 拥有着巨大的变革性,这会让 OpenAI 依靠超高利润率,成为像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ChatGPT网站流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ChatGPT

ChatGPT网站流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文章概要: – OpenAI的ChatGPT在2023年8月份经历了连续第三个月的网站流量下降。 – 指标显示流量下降趋势可能正在趋于稳定。 – 学校新学年的开始预计将对ChatGPT的网站流量和使用产生积极影响。 站长之家9月8日 消息:OpenAI的ChatGPT无疑是一款备受好评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报告显示其网站流量在2023年8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这一下降趋势表明了一些挑战,但也暗示着可能慢慢趋于稳定。 根据Sameweb分析公司的报告,ChatGPT网站的全球流量在8月份下降了3.2%,移动端和PC短的总访问量为14.3亿次。这一下降趋势在前两个月也有所体现,每个月流量减少约10%。 更令人担忧的是,自3月以来,访问者在网站上停留的平均时间一直在稳步减少,从每次访问平均8.7分钟下降到8月份的7分钟。 然而,在8月份,ChatGPT的网站全球独立访问者数量略有增加,从1.8亿用户上升到1.805亿用户。 对于ChatGPT来说,一个积极的迹象是,新学年九月份学校开学将有望对其网站流量和使用产生积极影响。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始采用ChatGPT作为工具,这也反映在8月份美国ChatGPT流量略有上升,与美国学校的复课相符。 Similarweb的David F. Carr称,“寻求家庭作业帮助的学生似乎是故事的一部分:夏季网站的年轻用户比例下降,现在正在开始反弹。” 除了网站流量下降,OpenAI还在5月份推出了ChatGPT应用程序,可在iOS平台上使用,这可能会将一部分流量从其网站上分流。虽然ChatGPT提供免费使用,但也提供了每月20美元的高级订阅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ChatGPT及其订阅收入外,OpenAI还通过向开发者和企业销售其人工智能模型的访问权限来创造收入。该公司已经建立了多个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微软超过100亿美元的重大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其财务增长。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OpenAI仍在不断努力应对,以确保ChatGPT继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体验。
黄仁勋李彦宏入选《时代》百大AI人物;英伟达连投两家AI创企;ChatGPT访问量连续下降丨AIGC大事日报
ChatGPT

黄仁勋李彦宏入选《时代》百大AI人物;英伟达连投两家AI创企;ChatGPT访问量连续下降丨AIGC大事日报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黄仁勋李飞飞李彦宏等入选时代周刊AI 100人 2、英伟达等以1亿美元投资AI生物创企Inceptive 3、英伟达等以2亿美元投资AI实验室Imbue 4、ChatGPT访问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5、Anthropic聊天机器人推出付费服务 每月20美元 6、微软承诺对AI付费用户提供版权方面法律保护 7、百川大模型API将于9月20号上线 8、蚂蚁集团开源万亿级规模图学习系统AGL 9、第四范式宣布通过港交所聆讯 10、力积电明年将推出平价版AI芯片 采用28nm制程 11、摩根士丹利将合作OpenAI推出AI聊天机器人 12、AI初创公司BEN将通过SPAC上市 13、数据显示英国AI经济价值1.36万亿英镑 14、美国新闻集团称暂不打算对AI公司采取法律诉讼 15、加州州长称曾使用ChatGPT撰写演讲稿 1、黄仁勋李飞飞李彦宏等入选时代周刊AI 100人 北京时间9月7日晚,《时代》周刊发布了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榜单分为领导者(Leaders)、创新者(Innovators)、影响者(Shapers)和思想家(Thinkers)四大部分。其中,OpenAI山姆·奥特曼、百度李彦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创新工场李开复、英伟达黄仁勋、DeepLearning.AI吴恩达等25人被评为全球AI领袖;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中国科学院教授曾毅等25人被评为思想家。据称,《时代》杂志的编辑和记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来自数十个来源的建议,将数百项提名汇总到一起,最终形成了这份100人的名单。杂志采访了这份名单上的几乎所有人,以了解他们对当今AI的看法。 榜单地址: https://time.com/collection/time100-ai 2、英伟达等以1亿美元投资AI生物创企Inceptive 据《金融时报》报道,近日,前谷歌人工智能专家Jakob Uszkoreit创立的生物技术创企Inceptive获得1亿美元融资,投资者为英伟达和Andreessen Horowitz,该创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生物软件。 3、英伟达等以2亿美元投资AI实验室Imbue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时间周四,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Imbue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2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Astera Institute和英伟达,该公司称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4、ChatGPT访问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据路透社报道,OpenAI的ChatGPT在8月的月度网站访问量下降了3.2%至14.3亿,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前两个月各下降约10%。但根据分析公司的数据,有迹象表明这种下降趋势即将结束。自3月份以来,访问者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也逐月下降,从平均8.7分钟减少到8月份的7分钟。 5、Anthropic聊天机器人推出付费服务 每月20美元 据The Verge报道,近日,Anthropic的聊天机器人Claude Pro为重度使用用户新增了付费服务,价格为每月20美元,可在机器人繁忙时提供优先访问、提前访问新功能以及发送更多消息的能力。与免费套餐相比,Claude Pro的使用量将增加五倍,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发送更多消息。 6、微软承诺对AI付费用户提供版权方面法律保护 据《金融时报》报道,微软于美国时间周四宣布,对其向企业提供的Word、PowerPoint及其编码工具中的人工智能软件生成的材料所产生的任何版权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微软将保护每月19美元的GitHub Copilot和Microsoft 365 Copilot付费客户,前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建计算机代码,后者将人工智能应用于Word、Teams和PowerPoint等产品。365 Copilot仍在接受少数企业的测试。 7、百川大模型API将于9月20号上线...
只有40名员工,却不拿VC一分钱,Midjourney凭啥这么拽?华尔街见闻2023-09-08 18:52
Midjourney

只有40名员工,却不拿VC一分钱,Midjourney凭啥这么拽?华尔街见闻2023-09-08 18:52

作者:卜淑情 编辑:硬 AI 自Midjourney成立以来,VC机构一直追在创始人David Holz的屁股后面,求着他收下他们的资金。 为了和这位35岁的年轻CEO见上一面,这些VC几乎把大脑CPU烧了。除了不断进行“电话和邮件轰炸”之外,他们还求熟人引荐,甚至有人直接递送投资意向书,但最终只有少数幸运儿走到了“面试”环节。 “他的态度非常明确,不打算募集资金,”风投公司Index Ventures合伙人Mike Volpi说。去年他在旧金山的Cotogna意大利餐厅与Holz共进了晚餐。 Holz软硬不吃,拒绝了所有风投机构的“好意”,这在普遍靠风投资本“接济”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中是火星人一般的存在。Generative AI数据库显示,最近几年顶级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已经募集了超过170亿美元的新资本。 为什么Holz坚决拒绝VC抛来的融资机会?只有40名员工的Midjourney,到底为啥可以这么拽? 40名员工一年赚2亿美元,Midjourney不需要VC 经济独立,是Midjourney最大的底气。 截至今年5月底,Midjourney仅仅只有11名成员,但却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1亿美元营收。 目前Midjourney团队成员已经扩大至40名,据报道,这些员工今年有望为Midjourney创造2亿美元的营收。 报道称,虽然Midjourney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购买价格不菲的AI芯片,但它从创立早期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客气一点的说法是,他不需要VC进入他的生活,”微软旗下风投基金M12的合伙人Michael Stewart说。 Midjourney的盈利模式并不复杂,即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按月向用户收取10至120美元的订阅费用。 但其强大的图片生成AI软件,让Midjourney成为AIGC领域的当红炸子鸡。 今年3月,Midjourney第五代模型V5上线后,靠着一张酷似真人的“中国情侣”图片爆火出圈。 凭借效果惊艳的产品以及极简的使用方法,Midjourney迅速吸引大量用户涌入,服务器因此一度陷入瘫痪。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VC 更重要的是,Holz在早期创业阶段吃过VC的大亏。 Holz的第一家创业公司Leap Motion是一家手势跟踪传感器公司。Leap Motion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开发一个能够精准地捕捉手势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Holz当时的职位是CTO,其好友Michael Buckwald则担任CEO一职。 VR投资热期间,Leap Motion从硅谷最知名的VC公司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和“硅谷风投教父” Peter Thiel旗下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等投资者那里筹集了逾1亿美元的资金。 Holz首次创业出师不利,2019年Leap Motion以不到高峰估值十分之一的价钱贱卖,这次经历让他开始对VC产生厌烦情绪。 有些投资人将Leap Motion面临的困境归咎于Holz和 Buckwald缺乏经验,他们两人当时才二十多岁。 但最重要的是,Leap Motion开发的手势追踪软件从未达到创始人一开始设定的期望。“它必须完美无瑕,这就是某种期望。而且,你知道,它并不完美,” Leap Motion投资者兼合伙人Cyril Ebersweiler说。...
OpenAI为企业客户推出ChatGPT计划,与微软展开直接竞争
ChatGPT

OpenAI为企业客户推出ChatGPT计划,与微软展开直接竞争

·ChatGPT Enterprise由AI模型GPT-4提供支持,运行速度是ChatGPT付费版的两倍。新产品还在普通ChatGPT之上添加了“企业级”隐私和数据分析功能,以及增强的性能和定制选项。 ·目前,OpenAI面临着通过ChatGPT获利的压力。推出企业版ChatGPT将使该公司与其最大的投资者兼合作伙伴微软展开直接竞争。 当地时间8月28日,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宣布推出针对企业客户的ChatGPT Enterprise,由AI模型GPT-4提供支持,运行速度将是ChatGPT付费版的两倍。 目前,OpenAI面临营收压力,推出ChatGPT Enterprise将使该公司与其最大的投资者兼合作伙伴微软展开直接竞争。 OpenAI在一篇博文中写道:“今天标志着人工智能助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它可以帮助完成任何任务、保护您的公司数据并为您的组织进行定制。” “对ChatGPT Enterprise感兴趣的企业应该与我们联系。虽然我们没有透露定价,但这将取决于每家公司的使用情况和用例。” OpenAI今年早些时候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首次提到ChatGPT Enterprise,它可以执行与ChatGPT相同的任务,例如编写电子邮件、起草文稿和调试计算机代码。新产品还在普通ChatGPT之上添加了“企业级”隐私和数据分析功能,以及增强的性能和定制选项。 这使得ChatGPT Enterprise在功能方面与微软最近面向企业推出的Bing Chat Enterprise不相上下,后者也是基于GPT-4和OpenAI许可的其他技术。 ChatGPT Enterprise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控制台,其中包含用于管理组织内员工如何使用ChatGPT的工具,包括单点登录(SSO)、域验证和包含使用统计信息的仪表板的集成。可共享的对话模板允许员工利用ChatGPT构建内部工作流程,而OpenAI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平台则让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完全定制的由ChatGPT驱动的解决方案。 此外,ChatGPT Enterprise还可以无限制地访问高级数据分析(Advanced Data Analysis)——被称为代码解释器的ChatGPT功能,它允许ChatGPT分析数据、创建图表、解决数学问题等,包括从上传的文件中分析数据。例如,给出“告诉我这些数据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的提示,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查看数据(例如财务、健康或位置信息)以生成见解。 高级数据分析以前仅适用于付费版的ChatGPT Plus的订阅者。OpenAI表示,ChatGPT Plus会继续存在,ChatGPT Enterprise是对其的补充。 ChatGPT Enterprise和ChatGPT Plus一样由GPT-4提供支持。但ChatGPT Enterprise的客户可以优先访问GPT-4,其性能是标准GPT-4的两倍,并具有扩展的32000个令牌(约25000个单词)上下文窗口。上下文窗口是指模型在生成附加文本之前考虑的文本,一般来说,具有大上下文窗口的模型不太可能“忘记”最近对话的内容。 OpenAI此举无疑是为了减轻企业对员工使用消费者版ChatGPT的担忧,强调它不会根据发送到ChatGPT Enterprise的业务数据来训练模型,并且不会使用ChatGPT Enterprise的所有对话来训练模型,在传输和静态时均进行加密。 OpenAI表示,根据对注册电子邮件地址域的分析,超过80%的财富500强公司已经在使用ChatGPT。 分析公司Similarweb称,从5月到6月,ChatGPT的全球流量下降了9.7%,在其网络版应用程序上花费的平均时间下降了8.5%。这一下降可能是由于OpenAI针对iOS和Android推出ChatGPT移动应用程序,以及暑假期间学生减少使用ChatGPT。 目前,OpenAI面临着通过ChatGPT获利的压力。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该公司去年花费了超过5.4亿美元来开发 ChatGPT,其中包括用于从谷歌等公司挖人的开销。据估计,ChatGPT每天的运行成本为70万美元。而OpenAI在2022财年的收入仅为3000万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告诉投资者,打算今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2亿美元,明年提高到10亿美元,他可能会将ChatGPT Enterprise纳入这些计划中。 未来,OpenAI针对ChatGPT Enterprise的计划包括为小型团队提供ChatGPT Business产品,允许公司将应用程序连接到ChatGPT Enterprise、“更强大”和“企业级”版本的高级数据分析和网页浏览,以及专为数据分析师、营销人员和客户支持设计的工具。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中国130个大模型,难超越10亿营收的ChatGPT|钛媒体深度
ChatGPT

中国130个大模型,难超越10亿营收的ChatGPT|钛媒体深度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中国 AI 大模型全面“开闸”。 钛媒体App获悉,8月31日,百度(文心一言)、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AI(智谱清言)、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百川智能(百川大模型)、商汤(商量SenseChat大模型)、MiniMax(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共8个企业/机构官方发布公告,宣布面向全社会上线大模型产品。 这是中国首批面向公众提供类似ChatGPT服务的 AI 大模型产品,大模型行业迎来关键时刻。 同时,阿里“通义千问”、360智脑以及科大讯飞“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等尚未宣布全面开放,但已表示完成了备案工作,预计在未来一周左右陆续开放。 除ABAB、书生通用、紫东太初三个大模型之外,首批上线国内大模型中有5款为消费级(C端)产品,免费对外开放,有望对标成为“中国版ChatGPT”。 不过,拥有先发优势的ChatGPT,如今却开始加速商业化。据The Information 8月30日报道,创造ChatGPT大模型的OpenAI,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及其计算能力,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即便是“卖铲子”的英伟达,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843%。对应的中国大模型,集体亏损、难以获得规模性收入。 钛媒体App从赛迪方面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共发布了64个大模型。截至2023年7月,中国累计已经有130个大模型问世。 很显然,中国的130个大模型,基本难以超越已加速商业化的ChatGPT,后者营收预计达10亿美金。 8个大模型全面开放,阿里大模型1周内等待通知 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 AI 大模型技术火遍全球,而在这样一个大的机遇下,百度、阿里、字节等多家国内公司陆续公布大模型产品。 今年7月13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根据新规指导要求,AI大模型在内的生成式AI产品将面临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两道监管手续,也称“双新评估”,只有在这两个手续都通过后,生成式AI产品才能合法上架。 随后,百度、商汤、阿里、腾讯等公司均开始进行备案过程,希望在第一批获准名单中。最终在8月31日,有8个企业/机构的 AI 大模型正式面向全社会上线。 截至钛媒体App发稿前,据七麦数据显示,8月31日,文心一言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下载量预估为31.3万次左右,智谱清言App则为3832次。 具体来说,据百度介绍,百度的大模型应用“文心一言”(Ernie Bot)向全社会全面开放。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文心一言APP”或登陆“文心一言官网”(https://yiyan.baidu.com)体验。百度MEG群组负责人称,百度旗下各类用户侧产品正在利用大模型进行重构,百度搜索、百家号、百度文库、百度输入法等产品正在研发并陆续推出相关AI功能,未来还将推出NEWAPP等产品。 百度拥有搜索入口,通过在搜索结果顶部添加了一个“对话”按钮。单击它会弹出一个聊天窗口,允许任何人访问文心一眼,类似于微软将ChatGPT集成到其Bing搜索中的方式。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当文心一言向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大规模开放服务后,能够获得大量真实世界中的人工反馈,这将进一步改进基础模型,并以更快速度迭代文心一言,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文心一言App 8月31日开放下载首日,日活跃用户超100万,过去24小时内,平台共计回复网友超3342万个问题。 据商汤介绍,即日起旗下AI聊天机器人“商量SenseChat 3.0”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用户可通过SenseChat官网注册使用: https://chat.sensetime.com,可体验文本编辑、数理计算、编程等功能。据悉,商汤商量SenseChat 1.0于今年4月首次推出,是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产品,拥有语义理解、多轮对话、知识掌握、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 8月28日商汤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借助大装置的算力、“日日新”大模型体系的大语言模型及文生图模型研发,上半年,商汤生成式AI相关收入实现670.4%的增长,收入贡献占比超过2成。商汤预估,到2024年生成式AI业务相关收入占比预计会超30%,2025年预计将占总收入40%以上。 据百川智能介绍,旗下大模型产品“百川大模型”率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今日起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用户可以登录官网www.baichuan-ai.com进行体验。据悉,百川智能成立于今年4月10日,由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创立,成立四个月以来,百川智能相继发布了三款通用大语言模型:6月15日,百川智能发布国内首款开源可免费商用 70 亿参数量大语言模型Baichuan-7B,7月11日,发布参数量130亿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13B-Base、对话模型Baichuan-13B-Chat,8月8日发布参数量530亿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53B。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早前向钛媒体App透露,百川智能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千亿参数模型,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后推出 “超级应用”。 据MiniMax介绍,今日起MiniMax“abab”大模型全面开放服务。用户可以登陆“MiniMax开放平台”率先体验。据称,MiniMax“abab”大模型能力适用于逻辑推理、文本续写、文案生成、内容摘要、代码生成、知识检索等大多数文本处理相关的场景,并且还提供声音大模型能力。目前,MiniMax开放平台已接入超百家付费客户,提供办公协作、互动娱乐、客服、搜索、教育等十余个行业场景。 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创立,是国内 AI 领域头部公司。据报道,今年6月,MiniMax接近完成规模超2.5亿美元的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米哈游等,目前公司估值超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
ChatGPT疯狂变现,OpenAI 营收将突破 10 亿美元
ChatGPT

ChatGPT疯狂变现,OpenAI 营收将突破 10 亿美元

大模型资讯: ChatGPT 疯狂变现,OpenAI 营收将突破 10 亿美元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目前有望在未来 12 个月内通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和为其提供动力的计算能力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的收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远远超出了该公司此前与股东分享的收入预期。 10 亿美元的收入数字意味着,这家微软支持的公司每月产生的收入超过 8000 万美元。今年早些时候,投资者从现有股东手中购买股票时,该公司的账面价值为 270 亿美元。去年,OpenAI 在其开创性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开始收费之前,仅创造了 2800 万美元的收入。 收入的快速增长表明,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公司——包括华尔街公司简街(Jane Street)这样的神秘公司——正在越来越多地寻找使用 OpenAI 的对话式文本技术来赚钱或节省成本的方法。微软、谷歌和无数其他试图从同一技术中赚钱的企业都在密切关注 OpenAI 的增长。 微软发布 Turing Bletchley v3 视觉语言模型:必应搜索图片更精准 微软今天宣布推出第三代 Turing Bletchley 视觉语言模型,并逐步整合到必应(Bing)等相关产品中,可以大幅改进图像搜索体验。 微软于 2021 年 11 月发布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