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1年的独角兽,一口气融资10亿美元

2024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一天,因Sora横空出世而引发的疯狂情绪从大洋彼岸奔涌而来,引爆A股。

同一天,北京市海淀区量子芯座16层的办公室里,也四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息。一家成立不到1年的AI创业公司拿到了10亿美元融资。

尽管成立时间很短,但这家公司却凭借过硬的实力和广袤的前景获得了超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小红书、美团等。

这家公司正是「月之暗面」,英文名Moonshot AI。

就如同月亮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正因为无法被观测,才引发了人类无限的想象和探索欲望。对于「月之暗面」团队而言,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虽然获得了巨额融资,但「月之暗面」团队却习以为常,毕竟这家公司是被“富养”长大的,根本不缺钱。

早在2023年6月,「月之暗面」才成立三个月的时候,就获得了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的天使轮融资,3亿美元。

而到了2023年10月,「月之暗面」就火速推出了Kimi Chat,千万别小看这个产品,它可是全球首个能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AI助手。

Claude2、Chat GPT-4都没做到的事情,Kimi Chat做到了。

因此,资本投来了极其热情的目光,「月之暗面」陆续获得了1000万美元、2亿美元的融资。

等到2024年2月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之后,「月之暗面」的估值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5亿元!超过了国内AI创业公司第一梯队中的百川智能、MiniMax、零一万物,尽管没能超过智谱AI,但「月之暗面」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大模型领域的独角兽。

90后创始人,中国Open AI的候选者

2023年被称为AI元年,国内AI大模型可谓百家争鸣。据传闻,当时张一鸣在引领字节跳动布局大模型领域时,就曾频繁请教一位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是杨植麟,「月之暗面」的创始人,今年31岁。

杨植麟

如果我们盘点历史,就会发现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大多都是年少成名。例如12岁官拜秦国上卿的甘罗、18岁封爵冠军侯的霍去病、24岁吴中起兵的项羽。

杨植麟崭露头角时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毫无编程基础的他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夺得了广东赛区的第一名,并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

从那之后,杨植麟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一路绽放。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就读时常年霸榜年级第一;博士,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LTI),师从苹果AI研究负责人Ruslan Salakhutdinov和谷歌首席科学家William Cohen。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Transformer-XL和XLNet两项研究成果。其中,Transformer-XL是首个全面超越RNN的注意力语言模型,XLNet则是在20项任务上碾压了谷歌BERT模型。

读博士时杨植麟初次创业,和几位朋友成立「循环智能」,为企业提供全渠道数据采集、录音转写、内容挖掘、NLP语义建模等服务。2021年,「循环智能」还与华为云合作开发了盘古NLP大模型。

……

无数光环堆砌在杨植麟的头顶,让他被无数人瞩目。

2023年6月,一个在硅谷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列出了其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OpenAI”的五个候选者,有趣的是,五个候选者中有四个都是公司名称,只有一个是单独的人名。

MiniMax、智谱AI、光年之外、澜舟科技、杨植麟。

一个「人」的实力竟然可以和整个「公司」的实力相提并论,恐怖如斯。

这也不禁让人好奇,除了杨植麟以外,「月之暗面」的创始团队中还有哪些人?

另外四个联合创始人中,周昕宇、吴育昕、张宇韬都是杨植麟的大学同学。

周昕宇,毕业后进入了矿视科技,工作内容主要是算法量产方面。在工作期间,他与旷视研究院基础科研负责人合作研究了移动端模型,共同撰写了ShuffleNet论文,这项研究成果后来影响了苹果3D人脸解锁技术。

周昕宇现在是「月之暗面」算法团队的负责人,这是他的强项。

吴育昕,他的成长轨迹则和杨植麟高度重合,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绩优异。毕业后曾在Google Brain从事基础模型工作,也在Meta AI从事过计算机视觉工作,并且加入了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团队,这个团队研究的都是Meta AI最受欢迎的项目。

如果说周昕宇、吴育昕是杨植麟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那张宇韬就是杨植麟坚定的拥趸者。

因为他不仅和杨植麟一样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唐杰教授,同时也是「循环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兼CTO,非常擅长异构数据融合和知识图谱构建领域的研究。

汪箴,则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有20多年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也有过投资机构的从业经历。目前主要在研究 AI 在鉴证科学上的应用。

纵观国内AI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配置,几乎很少有能和「月之暗面」匹敌的,也难怪「月之暗面」如此备受资本青睐。

月亮是人类冻结在天空中的一个梦

除了创始团队极具技术底蕴和天才头衔的魅力外,同样吸引资本的还有「月之暗面」已经推出的AI产品Kimi Chat和Moonshot开放平台。

此刻,注视着这样一个黝黑而简洁的页面,似乎我们真的身处月亮的暗面,从这里开始探索未知的道路。

向左“走”,我们将与Kimi相遇。

我们可以通过输入内容或上传文本,与Kimi AI进行对话。

Kimi Chat一个超强优势是,可以上传20万汉字的文本,懂中文语境。要知道,现在Claude2最多只能输入10万字,而Chat GPT-4也只支持2.5万字。至少在这一方面,Kimi Chat是碾压其他AI产品的。

这就意味着,在金融、法律、科研、内容创作等经常需要分析和总结长篇文字的领域里,Kimi Chat会非常受欢迎。

「月之暗面」认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中,长上下文(long-context)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某种程度上看,所有问题都是上下文长度的问题。

目前,Kimi Chat支持网页、APP、微信小程序三个端口,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使用。最让人开心的是,Kimi Chat还是免费的,可谓实力拿捏了大部分用户的心理。无论是甩出一本《三体》还是《繁花》,Kimi Chat都可以头头是道地来一番概括总结和要点提炼。

Kimi正在总结归纳《月亮与六便士》

除此外,如果你希望Kimi Chat帮你总结今日某个领域的新闻、或者把文字整理成表格、编写代码等等,Kimi Chat基本做得都还不错,能够帮我们节约不少时间。

当下,Kimi chat正在成为中文互联网的爆款AI工具。

据“AI产品榜”数据显示,Kimi AI在2024年1月的访问量达到了142万,在大模型创业公司的“AI Chat”产品中居于首位,月环比增长率94.1%,增长速度也在大模型创业公司中位居第一。

向右“走”,我们将来到Moonshot开放平台。

这里是所有开发者的主场,我们可以在这里创建自己的API Key。也就是把Kimi同款的Moonshot模型能力,例如长文本处理、指令遵循、对话能力等接入到自己的产品里。

整个接入过程是非常丝滑的,直接平滑迁移就可以了,不用对代码做任何基本参数外的额外修改。

而且Moonshot开放平台的API和Huggingface Space、OpenAI Translator、LlamaIndex、LangChain、Koishi、Nonebot2是兼容的,接入起来简直太方便了。

通过上面这两个产品,我们可以很快发现,「月之暗面」的核心定位主要放在To C上。

杨植麟也说过,对「月之暗面」而言,To C是一个自然而言的选择。

在2023年12月举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唐毅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有真正贴近用户,贴近场景,让用户感觉到好用、必须用的超级应用,才能进一步推动AI发展。

「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唐毅

「月之暗面」就是想在To C领域打造出这样一个超级应用,Supper App。

但是想做Super App,就必须自研模型,因为只有自研模型才能拉开用户体验的差异。

这也是「月之暗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战略目标,Kimi Chat只是开端。无论是AI技术还是「月之暗面」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成长。

曾经,月亮是人类冻结在天空中的一个梦。

但随着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这个梦已然化为现实。

如今,人类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就如同另一个冻结在人们心中的梦,漫长而艰难。企望终有一日,这个梦将成为每个人手掌心上触手可及的平常。

我们期待大模型技术能够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期待人类世界因AI而璀璨繁华,也期待着更多中国AI公司的涌现。

沃垠A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