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教育, 日日新学堂, 理想主义, 哲学家
一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办的学校,慢慢生长16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写在前面:
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五环以外,位于中关村以北的昌平区,隐藏着一所颇具特色的乡村小学——日日新学堂。当地居民习惯称其为“村小”。若想抵达这所学校,需乘坐出租车绕过曲折的乡间小路。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觉得这里就是典型的乡村小学,沙土、树林、砖房……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很多都是来自中关村教育高地的海淀高知父母。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当她将孩子送往打工子弟学校时,邻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方面。然而,这位母亲坚定地相信,她的决定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机会。
许多日日新的家长时常受到他人质疑,他们拥有我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的甚至拥有价值连城的宇宙中心天价学区房,或是能够获得清华北大等顶级学府学位的机会。然而,他们却选择将这些优越的条件抛诸脑后,将孩子送入了一所看似平凡的“村小”。这是为何呢?难道是因为这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更为长远的规划,还是因为他们认为“村小”也能够为孩子提供同等品质的教育?无论如何,这样的选择总是引起他人的关注和疑问。毕竟,对于许多家长而言,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家长的决策。
16年过去了,日日新用缓慢的、安静的、骄傲的理想主义,回答了这个现实世界,对他们最现实的拷问。
答案是怎样的呢?
01. 放弃北大附小学位,让孩子在家上学?
日日新创始人的夫妻俩,以及他们的的大女儿,都是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学生。他们的大女儿在北大附小接受教育。到了2006年,他们的二女儿已经五岁了,这一年她面临着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关键阶段。
同学家长们都很羡慕冬青,她的女儿可以毫不费劲地进入北大附小,拥有大好前程。
但是,冬青的选择,把所有同学家长都震惊到了:不去北大附小,让孩子在家上学。
怎么会?孩子情商智商都不差,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很多人质疑她:你是疯了吗?
02. 受过精神生活的滋养,在现实中挣扎
出生于1966年的冬青,她的童年时光是在河北度过的。在那个时代,学习并不是儿童生活的重心,所接受的教育也相当有限。然而,尽管学的东西不多,但她和同学们却对工学农充满了热情。春天的春游,秋天的秋游,以及在家中做一些家务,都让她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欢乐。在高考之前,她的学习生涯并没有受到过补习班的打扰,而是以一种自然、轻松的方式度过。
在1982年,伴随着高考的恢复,冬青有幸成为了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的一员。在那个时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四年,仿佛比百年的岁月还要漫长,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四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进步,走过了西方需要100年时间的路程。在这十年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积极吸收着这一百年的成果和精华,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大学里,冬青学中文、学美学、学哲学,那些哲学的思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荣格,柏拉图,每一个大家都给她极大的冲击;北岛,顾城,舒婷,大家被朦胧诗启蒙,每个人都写诗,成立诗社,办文学刊物;很多人去圆明园露营,星光下读诗,谈卢浮宫画展,谈音乐、美术、戏剧,电影,哲学。
▲左佛洛伊德,右荣格
冬青说:“我觉得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大学给的,上大学之前,我胆小,内向,极其听话,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上大学之后,我开始长出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爆发了很强的生命力,走路都带风。我最喜欢找一个地方,和一群人,大声读诗,沉浸于自我陶醉的状态。阳光耀眼的时候,我们躺在地上,读普希金的诗集,草地、阳光与诗里的文字完美融合,我们都被完全笼罩了。”
《草地上的午餐》,珍藏于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莫斯科
这样的大学生活,让冬青深深体验到了,当一个人有了精神生活,就有实实在在的幸福。如果没有精神生活,只追求物质的快乐,就如同吸毒,让人总是觉得匮乏,让人总与他人比较,心里往往会失衡。
后来冬青成为了大学老师,发现教育的环境出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求知欲望,都在下降,状态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应试的压力。”
冬青的人生经历告诉她,幼年时与其过度学、超前学,不如什么都不学。孩子处于等待被激发的状态,时机到了,自然会有生命力爆发的时刻。
而现在的大环境,动不动就是超前学习,幼儿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孩子们过度学习,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伤害了孩子的生命力。多少家庭把孩子学习放在好好生活之前,多少夫妻在孩子高考结束之时离婚,全家都在为了孩子高考做牺牲,甚至连亲人去世都不告诉孩子,这是本末倒置了。
在现实中挣扎了多年,到了二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冬青决定要做出改变。她要亲手创造一个试验田,去对抗这个世界焦虑的洪流。
“那一年我们夫妻40多岁,四十不惑,胆子大了,把这事情想透了,没有学籍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只要用追求真理的方式去学习,就够了。我和先生高度一致,选择走这么艰难的一条路,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03. 四个家庭抱团办学:我们一点险都不冒
听说冬青放着北大附小不上,要让女儿在家上学,同学家长都很好奇,想要加入。有个北邮的老师,跟冬青所见略同,看到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心理不健康、想自杀的人挺多,不希望女儿长大了也这样。
有40多个家长都参与到了在家上学的讨论,畅想着一起在家上学,谈教育理想,孩子首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主动性,创造力地学习,有思想,有个性,这个大愿望让大家热血沸腾。
但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这个小组只剩下了四个家庭——大多数人都不敢行动,剩下的都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这四家人,每家打了1万元到一个账户里,租了一个三居室,开始办起学堂。为了招老师,大车老师闯到海淀区老师的招聘会里,没有摊位,“骗”到了第一个老师——崔老师,大学刚毕业,想陪男朋友来北京读研究生。没地儿住,崔老师就在冬青老师家住了半年,一谈理想都谈到一块去了。多年之后,崔老师说:“当年大车老师跟我聊理想,把我心里某种东西点亮了。当时很单纯,要是现在估计不敢了。”
没有资金,没有名师,几个家庭就大胆干了,冬青老师说:“我一点险都不冒,一定能成功。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这份相信是无条件的。”
这一年10月8日,大家在昌平郊区新租了场地,在自然山水之间,学堂办起来了,大车给学校取名叫做“日日新”:日日更新自己,每日都是新的,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日日新学堂,没有迂腐气息,既古老,又简单开朗。冬青说:“我们勉励自己,不断生长。”
这个学堂,能够长久吗?
04. 我们的孩子语文学得太简单了,数学学得太难了……
日日新不用退休名师,聘用真正对教育有理解的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好学习。
“教育不是做工业,而是做农业,孩子是种子,不是白纸,出生之后有很多密码,等待着被激活,学习是一种回忆,学习是不断的激发。”
两位创始人都是北大分校中文系毕业的,冬青老师本人也是诗人,所以语文课是日日新最精彩的课程。
冬青老师说:公立教材把语文和数学学科弄反了。语文太简单,数学太难了。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师法自然,师法经典,你会体会到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可以和经典对话,就不会沉浮在红尘中,患得患失。所以,中国人得学好文言文,了解传统文化,不用读翻译,直接读古书,直接读孔子,直接读原著,直接和古人对话,不受他人的偏见影响。”
▲校长办公室的书架,家长孩子都可以借阅,全是琴棋书画和文学、教育学书籍,这两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了孩子们。
在日日新,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每日都有一节诵读课,读诗读经典,不用纠结意义,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语感,到了四年级,就可以爆发,不仅直接读古文,还可以直接用古文来写作。
▲六年级孩子的文言文作品,用文言文来写人,非常传神
在日日新,数学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花了很多时间,培养孩子的数感。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孩子在9岁之后,才发展逻辑抽象的能力,在这之前,学抽象的东西,会伤害孩子。所以,幼儿园到三年级以前,不要去揪计算速度,一秒钟一道题,对思维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让孩子用身体形成数感,多花一些时间,用身体测量教室,数数10000粒种子、开小市场做买卖……基石搭建牢固了,后面才能厚积薄发。如果小学养成了靠记忆学数学的习惯,初中塌了,高中就很难上去了。
▲在日日新偶遇深受童书妈妈读者喜爱的、教体育的数学老师咏鹏,清华二代斜杠青年教师,在陪孩子下围棋
英语课,也是以阅读为主,主抓阅读,用绘本教材,听说读写结合,一直到阅读小说,孩子可以用英语,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叙事,训练思维的弹性。
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所有教学的底层观念都一样,要抓学科最本质的东西。
05. 神奇的校长办公室,人人都感到放松
冬青校长说,对于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安全的环境,孩子发言不必看老师的脸色,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在这里被全然接纳,感觉很安全。
我们到日日新拜访,已经是日日新创办的第17年。走进来遇到的每个人,包括门卫都问我们:你是找校长吗?然后直接把我们领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像一个大客厅,巨大的书桌上有茶、绿植 、自己种的植物、书、课本等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校长办公室里,孩子看到陌生人问,你好,你是哪儿来的?家长会说,我给你泡点茶,就好像自己是主人,外人来自己家里一样。
闲聊时,家长们告诉我们,孩子都喜欢在这里上学,因为这里很自由。
中午休息的时候,孩子有在沙坑玩的,打篮球的,跑跳的,下围棋的,闲逛的,看书的,还有在电脑上改稿子做项目的。
一个清华妈妈说,孩子现在上了五年级,跟周围的朋友同事的孩子看起来,有完全不一样的状态,特别放松,因为孩子感觉自己全然被接纳,很安全,还不时有孩子进来撸猫。
曾经有死活不去上去的孩子,转到了日日新,天天来校长办公室撸猫,大车老师陪他聊天、看书、教他写字,呆了一个月,这个孩子的别扭拧巴全没了,欢天喜地地爱上了上学。
在这里,孩子们有充分的自主性,初中选修课,每周二三四下午各两个小时,有戏剧课围棋课摄影课,一到两个月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全部轮流选一遍,感兴趣的再进行深入。
孩子们最怕的是放假,最怕父母说,明天不让你上学了。
不过,这样与众不同的教育,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吗?
07.当道法自然的孩子,面对现实的考试
日日新的孩子,从日日新毕业之后,发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
有个孩子认为自己应该上十一学校,就自己跑到十一学校找校长,对校长说:你必须要收我,给校长列出了一系列理由,结果就被十一学校录取了。
还有个海淀的孩子,刚转来的时候,好心邻居对她爸说:你怎么能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的学校去?她爸没理她。
邻居又说: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爸爸也没理他。
四年后,邻居对爸爸说:老王,你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跟孩子之间只有两个字,快点快点,除了学习别的干啥都没时间。
这个孩子后来自己申请了英国剑桥郡的高中,现在去了两年了,适应得非常好。
日日新第一年入学的十个孩子,今年都上大学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数据科学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大学物理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伦敦建筑学院艺术系、浙江大学化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
日日新学堂,从来不想用升学和成绩去证明什么,大学,只不过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而已,在这里,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给予。
大车校长说:“爱和物质的法则相反,越分享越多,越给越多,越舍不得给别人,爱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们后劲很足,眼中有光,生命力都被滋养出来了。
明年,日日新还准备开高中部,大车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说:“数学,物理,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学,我们要找的老师,全是真正给你精神滋养的,社会上那些真正对人生有理解的人,来陪伴孩子成长。”
编辑后记: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一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创办的学校,慢慢生长,带给了这个世界什么?
我曾经采访过几个朋友,她们的孩子有很长的时间拒绝上学,妈妈非常痛苦,不停地自责,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很有可能是,问题本身并不在妈妈自己身上。
我想,她们如果看到这样的学校,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学校,或许内心会多一丝希望和宽慰。
这样的学校像是树,慢慢生长,它的枝叶覆盖到的地方,可以滋养很多脆弱的小生命,即使在它的庇护之外,远远地望着它,心中也会多一些温暖。
世界上有太多人去做着急的事,功利的事,容易的事,冬青和大车做的是缓慢的、不为功利的、艰难的事。在焦虑的洪流中,他们在为你我守护,一片大地,一片精神净土,让大树在上面慢慢生长。唯有树多了,净土多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才能自然而然地生活,得平静、得自在。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