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妤雅 摄

编者按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拉开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序幕,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昨日,“日日新·向未来”2023媒体融合10年实践与探索日新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学界的专家、业界的同行和技术界的大拿齐聚一堂,交流最新学习研究成果。本报选编部分精彩发言和观点,总结成果、分享经验,为新征程新语境新生态新技术背景下继续推进媒体融合建言献策、凝智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编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何祖坤:

履行党报职责使命 推动媒体转型升级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提供有力舆论支撑。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舆论宣传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是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精心办好“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牢记嘱托启新篇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等重点栏目,开设“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栏目,积极发挥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作用。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做实新闻舆论工作。今年3月,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真挚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报集团各媒体同步开设专栏和微博话题,推出一系列多元化融媒体拓展报道,目前全网阅读量已经超过100亿。三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创优融合发展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建好用好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自2022年5月31日挂牌以来,着力抓实机构建设、技术赋能、平台建设、活动组织等方面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一是以融合的思维和模式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内容生产串点成面,有效解决表达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传统端口和新媒体端口“各唱各的戏”等问题。三是大力推进技术支撑软硬兼备,真正实现技术为内容服务、为媒体融合服务、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服务。四是大力推进架构机制名实相融,建立健全与融媒体相匹配的科学考核评价、薪酬分配、奖惩激励机制。五是大力推进发展路径内外交融,提升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传媒与各个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

做好整合融合答题,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一是坚持党报姓党,集中力量办好《云南日报》。充分发挥《云南日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二是坚持移动优先,着力提升移动客户端传播力影响力。加快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自我革命,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需求,集中资源打造知名品牌,精准推送精品内容,打造云南省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及其核心载体移动新闻客户端。三是坚持同类项合并,着力推进技术资源高效整合。积极参与“数字云南”建设,加快推进“云上智慧云”和“云上文化云”等深度融合发展项目,积极研发“党媒算法”。围绕政务服务板块、融媒体板块、数字文化板块,建立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让先进技术和优质内容成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两翼”。四是坚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报、刊、网、端、微、号、屏”协同联动,“采、编、印、发、播、管、控”一体化运行,实现“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五是坚持大抓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夯实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建好用好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全力推进 “新闻信息服务+数字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六是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着力健全适应深度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形成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分配制度,为云报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新征程上,让我们携起手来、交流互鉴,忠实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把握正确方向导向,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钟新:

媒体融合发展十年的四个关键词

“媒体融合”是过去十年最能体现中国媒体发展方向的关键词。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需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等,而“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社会信息化”“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回顾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这十年意义重大。我们一同走过这十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年观察、十年记忆,我们从几个关键词来看媒体融合发展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一:“体系”,即四级媒体共同建构融合传播体系新格局。在媒体融合发展语境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成为各级媒体的重要发展目标。外宣旗舰媒体、几家新型媒体集团、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构建中国现代传播体系新格局。随着2020年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陆续验收,四级媒体融合传播体系新格局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全球互联的传播环境为各级媒体参与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使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界限日益模糊,所有媒体、所有人都可以是国际传播主体。

关键词二:“升降”,即融合发展中的新媒体上升、传统媒体收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表征是在新兴媒体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收缩传统媒体,随着传播平台的扩展、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媒体的收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目前,广播电视机构持续挖掘网络视听产业的增长空间,直播和短视频成为广电媒体重点发力的新媒体业务。全媒体矩阵建设从提供单一的媒体信息服务逐步拓展到提供场景化、精准化的全媒体信息服务和各类政用、民用、商用的综合服务。

关键词三:“网感”,即新媒体语态趋向年轻化、追求亲和力。“网感”可能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但不少学术文章用“网感”来概括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适应网络环境的特征。网红主播具有亲和力的形象、语言,以秒计的短视频,具有数字孪生性质的慢直播,最能与网民共情的可爱动物……这些都是网络时代人人耳熟能详的“网感”特征。比如,2021年4月,云南野象群“旅游团”北上南归引发国内、国外同步“全球观象热”。

关键词四:“社交”,即发挥网络平台的交往功能。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是一个平台,既是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传受互动、用户互动的社交平台。“社交媒体赋能传播者超越信息发布、实现人际交往,并在长期、频繁互动中建立、强化用户关系、促进信息扩散、流动。”社交账号聚集的粉丝在合适的时机“网友奔现”,实现线下社交,进一步提升社交平台的交往价值。

云报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整理

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伟忠:

探寻技术驱动媒体融合的实践路径

今年1月18日,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大省属文化集团共同发起的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浙江新闻传媒领域回应时代、试水变革的一次破冰探索;是传统主流媒体顺应格局之变、抢占舆论阵地的一次自我革命。

传播大脑是什么?2016年,浙报集团旗下的三大技术部门打破重组,形成新媒体运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信息安全与运维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支撑整个集团的新媒体运营,产品研发中心支撑整个集团的新产品研发,信息安全运营中心就是支撑整个集团的安全保障等日常运维。如今,传播大脑通过推进“天目云”和“新蓝云”两云合并,构建省市县媒体融合“一朵云一张网”,同时发力新兴技术的创造性融合,聚焦媒体融合、数字文化等领域。“一朵云”简单来说,就是基础建设,搭建技术平台。“一张网”是在“一朵云”覆盖的前提下,实现全省数据共享、用户共享。目前,浙报集团正在着手打造“一朵云”,加快搭建技术平台。未来,通过“一朵云”“一张网”的打造,将构建省市县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传播体系和生态,赋能新型重大传播平台,逐步建立省域媒体全场景智能传播能力体系。

传播大脑在做什么?传播大脑积极探索“一张网”能力及应用场景建设。“一张网”建设,就是要生产一张网、传播一张网、运营一张网、经营一张网、管理一张网、技术赋能一张网。生产一张网,一方面要统筹全省媒体资源,由宣传部统一指挥调度,另一方面要与央媒联动,优质内容可在全国推广。传播一张网就是在省内统一传播,省外统一协调,做好对外传播。运营一张网是由全省或全市牵头运营,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带来最优的效果。管理一张网就是资源紧密耦合,全省范围内实现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原创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技术赋能一张网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公司可牵头去谈判,聚合全省力量,更容易快速实现技术场景的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牵头合作做二次开发,很多先进技术不能直接适配媒体行业,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传播大脑在想什么?在“传播大模型”的创新探索方面,通过接入国内外开源大模型和国内头部大模型平台能力,利用内外部资源快速推进“传播大模型”建设,进行全方位全链条传播场景能力构建,同步结合试用反馈进行不断优化,通过大模型技术打造服务媒体智能助手。从主攻媒体业务到深耕增值服务,从立足媒体主业到拓展泛媒体行业,从专注数字融媒到涉足数字文化,从聚焦浙江省内到延伸省外市场,通过传播大脑的努力,这些都变得更为可期。

云报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整理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严三九:

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

自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袭来,技术驱动的社会变革愈发强烈,这对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适应这种不确定的趋势,媒体行业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虚拟现实、机器人写作等,但这些应用都只是传播变革的具体形态,是媒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对它们单一的分析不利于我们对媒体发展格局有宏观的审视。

首先需要注意,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核心逻辑,聚合平台的逻辑是信息整合和分发;搜索引擎的逻辑是影响媒体内容和流量的走向;社交媒体的逻辑是渠道分流,通过用户联结影响内容分发;垂直服务平台的逻辑是算法、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化推荐和场景化信息服务;对于微视频平台,UGC的信息生产和话语权的降维表达,使其真正成为流量的超级入口。媒介逻辑会对社会情境和人们的行为产生同构作用。

媒介融合生态系统的建构,需要实现多元维度的价值共创,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资源、能力和创新整合,最终达到媒介生产和分发的最优配置。具体而言,它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技术赋能为切入点,强化新技术对传媒行业内在流程和运行逻辑的改造;二是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终点,进行经济赋能和人性化赋能,深度介入媒介生产和分发;三是打破媒介间的壁垒和边界,实现价值流通的最大化,重塑传媒生态。

赋能指的是去中心化的主动离心发展,即利用互联网扁平化的特点,打破垂直管理的局限,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管理、渠道、人力、知识产权等维度的赋能,建立联结、激发用户潜能、关注长尾市场,延展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体系。媒介生态是指围绕信息活动展开的,个人、媒介组织、社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互动融合和价值交换的系统。赋能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它将通过人与媒介的融合、内容与关系的融合深度嵌套市场和生活,从而形成以价值共创为目标的融合生态。

要持续地推动媒体的价值创新,单一的赋能手段难以实现,必须从技术、经济运行、人性化等不同维度进行整体安排,促进媒介融合生态内部形成整体性协作和良性循环。融合是系统思维的产物,应当充分保证信息和价值的自由流通,以满足用户需求、促进人的社会行动的自由度为目标,创建融合生态。融合生态的核心是价值创新,即通过联结形成多渠道、多内容、多元价值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创造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价值形成模式。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新闻界》杂志副总编辑 杨国庆:

传播新理念 交流新经验

创刊于1985年的《新闻界》杂志,长久以来坚持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写作技巧,探讨新闻理论课题,反映新闻战线动态,促进新闻事业发展。创刊至今,连续9届入选中国新闻核心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近年来,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和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新闻界》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根据学术热点设置前沿的议题,策划专题栏目,组织积极的学术对话。2022年,《新闻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对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媒体深度融合、国际传播等战略部署的研究阐释,及时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元宇宙与新闻传播”“数字新闻学”“环境传播”等专题专栏,包揽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中国知网年度被引量前5位,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举办高水平学术论文生产的青年学术工坊。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旨在分享编辑部对于学术论文的认知、学术论文的遴选标准、办刊经验、课题选择与研究方向等内容,着力推动青年学子、学者学术水平的提升。

引入青年学者作为审稿专家的群体来源。目前,不少的学刊同行已经让青年学者参与到稿件的初选和责编修订校对等环节。青年学者参与办刊对论文基本形式的把握,对标题、摘要、关键词的写作,对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文献综述或参考文献的质量把控都会有直观的感受。这既推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青年学者自我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廖圣清:

媒介融合赋能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建设

融媒十年,媒介融合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可以也应当被应用到更多的传播实践活动中,助力国际传播等领域的发展,如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的建设。

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建设事实上展示出中国面对国际格局的一贯作风,即通过协商对话、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意义上,媒介融合恰恰成为了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到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质”的飞跃的重要保障。媒介融合其本质上是不同国别、文化以及人类命运的共融,并最终通过手段数字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创新化的信息辐射,努力推动地区命运共同体建设。

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当前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的数字化程度面临着数字化基础支撑能力弱、数字化创新应用不够、数据共享协同水平不高、数字化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通过搭建高速、高效、高能的跨境数字基础设施和完善覆盖多语种的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帮助构建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数字枢纽。具体来说,前者可以探索建设若干离岸数据中心和离岸数据服务外包试验区,打造入境数据与国内数据完全物理隔离的基础环境;后者则主要通过数字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完备的、精准的、覆盖多语种的语言交流平台,建立语言、文化互通互融的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体融合持续深入,受众注意力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单一荧幕上,互联网、移动终端对信息的转运分流,开启了多屏融合、多端收发的传播格局。所以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建设需要融合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从单一扁平的传播渠道走向多媒体渠道融合的立体传播,进一步完善国际传播矩阵。一方面,要整合传播主体的传播资源。以多屏打破内容接收的时空限制,以多端加快内容传递速度,从多个平台一个通稿转向多终端适配。另一方面,将受众融入国际传播矩阵建设的核心位置。

内容的融合是媒体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受众最易感知的层面。面对多样复杂的国际舆论场,要从融合内容生产源、创新叙事方式两个方面,优化传播内容,融合表达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强化国际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

媒介融合是智媒时代建设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的新要义。想要建设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就需要聚焦媒介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总经理 曾涵:

数字技术推进传媒行业转型升级

在当前数字化的潮流下,文化传媒行业面临着两大方面的挑战:一是移动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与传统媒体(包含电视、报纸)受众持续下降的挑战;二是音视频产业安全和内容安全面临较大自主可控和意识形态风险的挑战。华为认为媒体行业只有通过新技术加持完成自身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对数字化和新媒体的处理分析和管控能力,才能应对挑战,实现产业升级。

针对以上两个挑战,华为在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都做了数字化转型探索,在文化传媒领域,华为结合文化传媒领域标准化数据及管控标准,构建文化传媒可控可管可预测的智能平台,以技术创新加速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在宣传领域,华为可为各级宣传部门提供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云平台解决方案等相关前沿技术,助力文创视听宣传产业标准化发展。

在电视媒体领域,华为深度参与电视台“采、编、播、存、传”各环节中的制播和安全可控技术体系建设,并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全球领先的IP制播调度系统、4K超高清分布式存储等系统,持续推动电视台数字化发展。在报业出版领域,华为将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报业融合媒体的发展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党媒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华为以云平台为底座,协助报业构建“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发布”的创新媒体生产模式,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2023年,华为与云报集团展开了全面深化合作,双方将在云报集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合作,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水平,构建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数字底座,为沉浸式新闻体验、智能化新闻生产、产权化创作等开展技术服务,构建全省融媒体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云南省综合信息服务枢纽。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研讨主题

“专家主编面对面”——媒体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闻战线》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 陈利云:

新闻专业期刊要围绕生命力服务

在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这十年,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新闻专业期刊在融媒体时代有何价值,如何充分发挥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十年来,有的媒体“沉”下去了,也有的媒体飞快发展起来,在这十年里变得更有生命力,新闻专业期刊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要紧紧围绕这种生命力的呈现做好服务,为媒体融合不同阶段的发展标注更多生动的注脚。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做到“融之有道,融之有术”,这不仅是对媒体提出的新闻挑战,对新闻专业期刊而言,也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一直在路上,所以新闻专业期刊在服务主流媒体时,也要在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强化精品意识、突出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好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等方面展开作为。

“媒体融合发展”这十年,对于新闻专业期刊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每期都要有选题,如何保障期期选题有新启发、次次策划有好创意,这是非常难的。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办好杂志,首先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认准服务对象才能让策划方向明晰,与采访对象沟通时也有针对性。比如《新闻战线》是一本新闻业务研究类的期刊,稿件大多是新闻业界的新思想新观点,因此经常约稿的都是新闻学界较有影响力的专家的稿子;办好杂志,要善于抓热点、聚焦点、扣节点,要做到提前策划、有备而来、长短结合;要有新闻敏感性,既要对时效性强的消息做到及时盘点,后期也要有跟进意识,做到持续关注;要做到大小结合,作为服务主流媒体的平台,既要有业务研讨的微观视角,也要有宏观视角;要及时聚焦国家重大政策法规的发布、重要会议的要求,跟得上热点、跟得上焦点;此外,除了要重视业界实践,也要高度重视对更多学界智慧和力量的调动和呈现,为学界和业界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传媒》杂志副主编 鲁艳敏:

拥抱新技术 坚持内容为王

媒体融合这十年,传媒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最开始的相加到相融,再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推动了媒体行业高质量发展。

《传媒》杂志作为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面向传媒产业的新闻核心期刊,其主要内容就是对行业进行观察,服务传媒行业,不管是哪个阶段,《传媒》一直是贴近业界的。《传媒》杂志推出了一个固定的栏目叫“媒体融合”,关注各媒体融合的动态。从一开始的“中央厨房”到各省建立的“云”,包括七彩云、广西云等,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2018年至今已推出4期县级融媒体中心相关专题,融合了一些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此外,《传媒》杂志设置了专题策划,关注当下的热点事件,今年推出3个媒体融合相关专题策划,媒体融合概念提出至今已累计推出数十期相关专题策划。不仅如此,《传媒》杂志还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每年发布媒体融合创新案例。通过举办中国传媒年会为全国各地媒体同行搭建交流平台。

作为一名媒体行业的观察者,有一些感触:不管技术如何更新迭代,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点。传媒行业是最早接触新技术、拥抱新技术的,但最终还是要在内容的产出上体现出来。媒体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当地的环境,同时媒体单位“一把手”也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把内容做强,把媒体做活。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云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柳盈莹:

媒体深度融合的内驱动力与云南实践

我国媒体融合已走过十个年头,新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嵌套,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加速,云南不断探索实践,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技术迭代是媒体融合的底层逻辑。当前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型媒介技术不断迭代演进,对媒体新闻生产、用户媒介使用和传播舆论生态以及其衍生出来的传播结构和权力关系都带来了颠覆性的重构。各大主流媒体充分运用技术创新赋能内容传播,其中,云报集团以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积极促进媒体融合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在云报集团国际传播平台中接入人工智能翻译接口,提升小语种新闻采编效能;搭建面向对象国传播的内容生产平台,创新制作了一系列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传播的新闻类互动产品。

政策频出是媒体融合的深层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未来的融媒体中心也将突破新闻传播这一单一功能,并将发展成为一个集新闻资讯、群众问政、基层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云报集团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营体系,一是建立集团全媒体指挥调度机制,实现“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二是重组资源配置,先后成立各类工作室,孵化了一大批融媒体精品产品;三是实施对外联动,与多所高校合作成立了4家融媒学院,并成立了云报集团培训中心、集团技能鉴定中心。

市场需求是媒体融合的目标导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媒体需要更加注重把握市场逻辑,将影响力逐步转换形成多源流的盈利模式,进而反哺内容生产,拓展媒体产业链,促进长效发展。首先要以巩固壮大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定位,发挥融合传播优势,主动设置议题,推出全方位、多角度融媒报道,不断增强主流媒体报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其次,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建构,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建设转型,展现主流媒体新作为。

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下,主流媒体如何把握机遇,提高舆论引导力,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懈探索。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 苏涛:

AGI对信息生产方式的重新定义

ChatGPT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它的开发与应用预示着通用人工智能(简称AGI)时代的到来。ChatGPT所生成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简称AIGC),学界看法不一,不同看法所反映的问题,正是我们对ChatGPT的不理解和不适应。因此,对通用人工智能的信息生产主体、生产机制以及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回应上述分歧并加深对当下信息生态变革的理解。

智能主体介入信息生产。传统上,信息生产通常由人类创作者完成。然而,AGI的特点在于其具备了与人类智能相似的广泛认知能力,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信息创作。此前在新闻领域,存在过写稿机器人,此类专用人工智能仅仅是作为新闻生产的辅助工具而存在,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实现了从专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进化,可以实现多种题材的非标准化生产。

整合拼贴式的信息生产机制。通用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信息生产的影响,也表现在其整合拼贴式的信息生产机制上。ChatGP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预训练使得机器理解人类发布的提示指令,然后根据数据库中已有的内容进行信息的拼贴与组合,继而输出一个答案。ChatGPT生产的文本既不是完全独立的发明,也不是基于原型的模仿,而是对既有语料库中的数据的整合与拼贴。

“人—机对话”式的“知识生产模式Ⅱ”。ChatGPT的信息生产模式是一种“人—机对话”式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它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跨学科、异质性和强调社会问责与反思等典型特征。“知识生产模式Ⅱ”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知识生产过程相对灵活,知识组织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它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综合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产生跨学科的、创新性的知识,缺点是难以保证知识的质量和可信度。

云报全媒体记者 龙敏飞 整理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王雪飞:

为通而融 以融促通

加快媒体数字化转型、打造自主可控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从相“加”到真正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关键所在。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通”是目的。首先是对内实现技术支撑、新闻生产、运营管理等的贯通。要打破组织构架、人事管理、采编流程、薪酬考核等制度运行惯性,同时,对新闻信息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深度开发,进行多层次的差异化传播。其次是对外实现媒体与科技端、应用端、市场端等的联通。要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积极进驻各大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下沉做好细分领域,甚至一沉到底做好单个用户的需求对接与服务升级。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融”是路径。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需要继续在融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一是集聚资源,深化与社会面融合。集聚党委、政府资源,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更多媒体融合项目落地见效;集聚媒体品牌资源,开发更专业化的全媒体内容、产品、服务;集聚各种社会资源,推进各种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增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等的广泛合作和跨界交流。二是集合平台,深化传播资源融合。整合与媒体相关联的各种传播平台资源,特别是数字平台、数据中心等资源。三是集成管理,深化体制机制融合,推进人、财、物的集成管理。四是集约经营深化产业业态融合。将原先分散的经营资源有效整合,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结合实际,突出媒体深度融合特色优势。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而言,主要是在做好做强主责主业的同时,持续推进内容建设、技术优化、管理创新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打造自主可控全媒体平台。做好新媒体账号运维服务。积极布局全媒体产业发展。二是建设好应用好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发挥其对云报集团及全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牵引作用。三是打造区域国际新型主流融媒体集团,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建设好中国(云南)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助力媒体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研讨主题

“技术赋能 跨界融合”媒体融合新技术发展论坛

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 郭俊波:

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安全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惊人。生成式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在知识储备、内容理解、逻辑推理、交互问答、文本生成等方面体现出很强的能力,正逐渐成为人类知识增强工具和新型生产工具,深刻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流量分布。

大模型表现出超预期的能力,但并不完美。大模型本质上是基于概率统计的文本生成方式,在算法机理上就存在容易生成虚假日期地点、虚假数据、虚假细节、传播虚假信息的风险,加上语料采集来源不同、语料生产者取态不同,自动生成的内容也必然存在价值导向风险。大模型如使用不当、使用违规、发展泛滥,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内容操纵、话语权垄断、保密性信息数据泄露等各种风险。

在推荐平台,传播的底层逻辑已经算法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已经被分离,内容传播给谁、什么时候传播、传播的场景选择和上下文如何组合,往往由算法决定。推荐算法千人千面的特性聚集了大量的流量,但也造成不良导向内容的隐匿传播,对特定群体产生了不良影响。算法平台对用户认知产生的影响、内容发布者的驱动力来源、传播平台生态等深层次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内容生产也有被算法化的趋势。必须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内容生产、传播、反馈等环节,针对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数据、算法和平台的技术机理与作用影响,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推动和引领人工智能聚焦主流价值观传播,促进传媒行业自身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安全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秘书长 宋海涛:

媒体融合创新离不开技术支撑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新闻传媒业界唯一的全国性跨媒体的科技奖项。自奖项设立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传媒科技创新案例及研究成果得到嘉奖。

以2021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数字出版智能交互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为例,该项目针对数字出版行业智能化转型面临三大痛点问题在智能化知识组织、供给与消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在理念、技术和体系方面的创新与集成,帮助出版行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形成智能化用户交互与知识服务体系。截至申报时期,已为超过3亿的读者和2万多个专业社群集群提供智能交互服务。

从“王选奖”可以看出一些媒体融合中的传媒技术发展趋势:强化主流意识,主阵地地位凸显;生态格局重塑,媒体融合进程加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构建,新兴技术加强赋能;内容产业迎来发展拐点,内容优势成为转型优势;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融合路径逐渐清晰;适配技术,助力媒体融合轻转型;多元渠道打造,全域流量池;加强数据风控和版权运维,成为行业共识等内容,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让技术从运维保障向支撑引领性转变,技术赋能业务实现精准服务,既重视大型技术平台的智能化迭代,也关注小而美的适配技术创新工具应用。

推进媒体融合,要坚持技术发展原则,紧密围绕党中央战略部署,服务大局;要紧跟科技前沿,突出新闻出版传媒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技术赋能业务需求,持续迭代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新时代技术应用产品,突出产品特色。要走好技术发展路径,打造智能化、可持续的技术应用平台,紧密围绕业务发展需求,持续迭代创新,关注前沿科技,赋能平台创新能力,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端提升技术能力。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鸣:

以大数据赋能媒体深度融合

如何在新技术背景下把握好大数据发展规律,不断强化数据思维,进一步用好大数据?要抓住关键问题逐步发力。

打造集纳三大优势的数据资产平台。三大优势即权威可信、信息迅速的党媒地位优势,拥有可靠队伍、原创能力的专业生产优势,以及与当地话语权群体强关联的深耕地方优势。这三大优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凸显主流媒体的头部地位、与各大第三方商业平台竞争的先决条件。要推动媒体融合的大数据应用,就要整合传统优势并利用新技术升级迭代,将优势渠道、内容积累、受众黏性等资源聚合,唤醒历史数据,形成数据资产平台。

经实时结构化处理的数据才有价值。当前,媒体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服务商等渠道获得大数据服务,但这样获得的数据量大且无效信息多,不能满足时效性、个性化要求;舆情服务可针对性搜集专题类数据,但同样无法避免内容安全风险和无效信息干扰。智能内容大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数据价值提炼的全流程(结构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如数据要素化提炼、数据标签化分类等,这样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数据对媒体才有价值。所以在自身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媒体应注意与大数据科技企业合作,共建智慧数据系统。

打造数据中台实现智能化产品精准输出。首先要实现数据覆盖,其次是内容保真和标准化处理,最大程度避免数据应用给媒体带来的各类风险,再次是运用人工智能精确内容画像,便于媒体精准匹配用户。在数据中台具备较大的数据体量并实现结构化全流程后,就能最终通过智能化完成数据的精准输出利用。

用好数据中台助力媒体生产与经营。建好数据中台,将从内外两个方面有效赋能媒体。对内能为内容生产传播提供强大支撑;对外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产品服务,实现“新闻+政务+商务+服务”模式的落地,帮助媒体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云报全媒体记者 何嵘 整理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 黄于欣:

智能翻译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开展了一定研究,机器翻译、内容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内容采集、生产和分发等环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突破关键技术,取得创新成果。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长期围绕南亚东南亚语言开展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与社会计算、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识别与检索等方向的研究,突破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语言信息处理、机器翻译、跨语言检索、语音识别及合成、图像OCR识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

研发翻译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实验室研发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语言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云岭翻译,支持越、老、缅、柬、泰等108个语种的双向翻译,搭建了云岭翻译Web系统,研发了云岭翻译安卓及苹果App、云岭智能翻译机等软硬件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翻译工具。

突破小语译制,助力文化传播。研发了南亚东南亚语言影视剧译制系统——小语译制,系统融合机器翻译、OCR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影视剧中的中文字幕自动译制成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等语言,并可在线进行字幕校对;研发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语言的问答系统——小语问答,系统融合多语言大模型、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及合成等多项技术,具有文本分析、文本写作、语言翻译、代码写作等功能,可应用于南亚东南亚语言新闻辅助写作;研发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语言的语音合成平台,打造了南亚东南亚虚拟主播生成平台,并开通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传播频道,可实现中国治国理政理念、优秀文化等内容的有效传播。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婧 整理

举报/反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