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昆仑大模型。这四家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中国石油产业特色,齐心协力打造具有能源化工行业特征、体现大模型技术特点的昆仑大模型。他们将加快生产经营全过程创新链升级,共促人工智能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突出场景牵引,他们将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更多场景应用,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关于这四家企业如何分工协作,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中国石油将提供行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的数据;中国移动将保证5G信号的稳定应用及相关增值服务;华为将提供自主可控的算力基座及鸿蒙软件系统;科大讯飞则根据企业及行业痛点,编写具有大模型功能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石化行业软件。

中国移动作为科大讯飞的第一大股东,与科大讯飞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和默契。

华为曾是科大讯飞的客户,但自从华为自研语音技术后,两家合作关系中断。尽管从合作伙伴变为竞争对手,但两家公司的老总却一直相敬如宾,从未恶言相向。随着chatGPT大模型热潮的到来,两家公司又开始合作。2023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宣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正式启用。2024年1月30日,基于“飞星一号”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的千亿参数模型讯飞星火V3.5正式发布,其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验证了“飞星一号”的可靠性。此外,对标GPT-4的更大参数规模的星火大模型训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不仅如此,科大讯飞还积极推动华为鸿蒙系统在安徽合肥的应用落地,是华为最佳合作伙伴。科大讯飞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比量子纠缠还要紧密,难舍难分。

科大讯飞拥有许多先进设备和仪器,可以直接赋能化工企业。这些设备包括工业传声器、声成像组件、振温传感器、视觉读表器、气体传感器、油液传感器、声学成像仪、超声波探伤仪、工业内窥镜等,对于石化企业“早诊断、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具有实际意义。然而,中国石油与科大讯飞以往合作不多,对彼此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科大讯飞进军石化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与中国石油合作意味着不用担心研发费用问题,遇上了一个财神爷,这是机遇。然而,科大讯飞的根据地业务是教育和医疗,对石化行业比较陌生,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讯飞人不怕苦、不畏难,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造出客户满意的好软件。

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和科大讯飞这四家企业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企业,都有合作共赢的胸怀。我们相信他们的合作一定会成功,昆仑大模型值得期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